聚丙烯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聚羧酸系减水剂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高效减水剂,具有低掺量高分散性、坍落度损失小、早期强度高、与水泥适应性好等优点,因此,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但目前还存在着分子结构设计不合理,合成工艺也缺乏系统的研究,需要进一步优化,且关于合成机理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的不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课题主要针对以上方面作了一些工作。
本课题通过分子结构设计,选用丙烯酸、聚乙二醇、甲基丙烯磺酸钠为原料,先后借助于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找出了影响减水剂性能的显著性因素,得到合成聚丙烯酸系高效减水剂的最佳工艺参数。依据有关外加剂的标准规范与要求,本课题对自制聚丙烯酸系减水剂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萘系高效减水剂及国外某聚羧酸系减水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制聚丙烯酸系减水剂的净浆流动度、坍落度经时损失、凝结性能、减水率及抗压强度均优于目前萘系减水剂,而且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达到混凝土外加剂合格品要求。但与国外某聚羧酸系减水剂还存在有一定差距,其合成工艺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通过紫外一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GPC)、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其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讨论了聚合物中所含有官能团的种类及其数目、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组成等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分析了聚丙烯酸系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其减水作用机理主要为减水剂与水泥粒子之间的吸附一分散作用,即在减水剂一水一水泥体系中减水剂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双电层,从而产生静电斥力作用,而在吸附过程中,其主链上的长侧链可在体系中充分伸展而发挥空间立体位阻作用,故聚羧酸系减水剂能使水泥颗粒产生更强的分散作用及分散稳定性作用。
|
|
|
|
1 |
孙振平;蒋正武;金慧忠;王培铭;张冠伦;;我国高效减水剂现状与发展措施[J];工业建筑;2007年S1期 |
2 |
胡延燕;李家辉;;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与其它高效减水剂的复合效应研究[J];商品混凝土;2008年01期 |
3 |
提军科;;《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研制与应用技术》科技成果及新产品鉴定会召开[J];辽宁建材;2009年06期 |
4 |
王毅欣;;C80自密实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与应用[J];科技资讯;2010年32期 |
5 |
邢文;;C8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与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1年02期 |
6 |
郑耕心;;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新拌耐久性混凝土中“冒泡”现象的分析[J];工程质量;2010年07期 |
7 |
房满满;西晓林;林东;殷素红;文梓芸;;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材料导报;2008年03期 |
8 |
邓少霞;何廷树;周元;;聚羧酸系与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复合效应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8年03期 |
9 |
黄跃;;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在地铁管片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36期 |
10 |
汤二一;安伟;;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
11 |
张红柳;张福强;张志斌;韩恩山;周会青;;新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混凝土;2006年10期 |
12 |
王宏;;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在铁路预制箱梁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年23期 |
13 |
桑志亮;周元;;聚羧酸系与缓凝剂复合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9年35期 |
14 |
池永庆,刘惠青;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山西化工;2003年04期 |
15 |
赵磊;;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在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工程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07年08期 |
16 |
兰平;周元;;聚羧酸系与缓凝剂复合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33期 |
17 |
钟卓尔,孙曰圣,郭震,胡秀生;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开发[J];江西化工;2003年03期 |
18 |
郑颖人,赵尚毅,宋雅坤;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进展[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9 |
张绪虎,汪翔,贾中华,胡欣华,吕宏军;小推力姿/轨控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的研究进展[J];宇航材料工艺;2005年05期 |
20 |
陈笈,王伯初;厚朴的药理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
|
|
|
|
|
1 |
周晓慧;杨徐航;;冠心病与血清尿酸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2 |
杨防祖;蒋义锋;黄令;许书楷;周绍民;;三价铬镀铬之一-资讯[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
3 |
任大勇;李昌;金宁一;;乳酸菌免疫功能及其机理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
4 |
贺加双;马卫明;曹永芝;宋移福;;动物早孕因子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五届全体会议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5 |
郭晓辉;谢世平;;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6 |
张振凌;赵丽娜;;中药斑蝥炮制工艺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7 |
龙升照;;前言[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
8 |
宋鹏云;陈匡民;董宗玉;吴旨玉;;流体膜润滑机械密封的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
9 |
马鸣图;;我国汽车钢板研究进展[A];薄钢板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
10 |
郭建刚;李娟;;PTH在肾性骨病中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