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裂隙岩体弹塑性损伤特性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
在工程建设中,层状岩体是由裂隙系统、结构面和岩石共同组成的复合地质材料,其中常含有大量裂隙、节理、层理、断层、软弱夹层及孔隙等不同成因类型的地质结构,表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非均匀性和非连续性等性质。目前,工程岩体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其仍然无法定量地估算裂隙和节理等损伤对层状岩体性质的影响,实际应用往往受到很多限制,也与绝大多数真实工程岩体的力学行为不甚相符。因此,有必要研究层状裂隙岩体的损伤特性和本构模型,以期望对真实岩体有更好的认识和描述。
本文在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研究了工程中常见的层状裂隙岩体,将具有结构面影响层的层状岩体视为各层均为横观各向同性层状材料,其中的数量巨多、中等规模的裂隙系统视为岩体材料中存在的一种初始“损伤”,利用损伤力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定量地分析层状裂隙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首先利用弹性力学的研究观点和方法,根据力的平衡、变形协调、应变能相等的条件,用层状岩体内各层的厚度及其弹性常数来描述与之等效的均匀连续体的弹性性质;在层状裂隙岩体中,考虑结构面对其相邻两侧岩体的影响范围,并将结构面与其相邻两侧的一定厚度的岩体共同组合成一种三层的复合岩体(定义为结构面影响复合层),运用分层材料等效弹性性质的原理,推导出结构面影响复合层的等效弹性性质表达式;再将结构面及其影响范围的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影响复合层)作为整个层状裂隙岩体中的单独一层与其他各岩层组合起来推导整个岩层的等效弹性性质。运用损伤力学以及断裂力学理论,通过对层状裂隙岩体内的应力、应变的体积平均的方法,分别考虑裂隙系统产生的面积损伤对岩体应力的影响和裂隙面的间断位移引起的岩体损伤应变,建立了层状裂隙岩体的损伤演化方程和本构关系,采用H0ek-Brown强度准则作为岩石的损伤强度。
结合深溪沟水电站窑洞式安装间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本文理论对其洞室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损伤数值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合理,表明该本构关系较传统的弹塑性本构对层状裂隙岩体的描述具有显著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较好的参考价值。
|
|
|
|
1 |
江隆植;轴对称横观各向同性成层地基的静态响应[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
2 |
丁皓江,梁剑,王耘;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层点力解[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6年04期 |
3 |
夏涛,何福保;横观各向同性球体轴对称弯曲问题的三维弹性理论解[J];应用力学学报;1988年03期 |
4 |
章亮炽;丁浩江;;边界型最小二乘配点法解横观各向同性轴对称变形问题通用程序[J];工程力学;1988年04期 |
5 |
郭乙木,丁皓江,杨庆大,陈伟球;内充可压流体横观各向同性圆柱壳的自由振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96年04期 |
6 |
贾乃文;横观各向同性Drucker屈服准则[J];应用力学学报;1997年03期 |
7 |
王小岗,黄义;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的稳态动力响应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8 |
杨新华,董靓,王乘,陈传尧,胡元太;四点弯曲压电梁导电裂纹尖端附近的横观各向同性损伤[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5年04期 |
9 |
孙炳楠,邓文龙;单向复合材料分析的三维横观各向同性边界单元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90年06期 |
10 |
汪越胜,章梓茂;横观各向同性液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平面波的传播[J];力学学报;1997年03期 |
11 |
丁皓江,梁剑;横观各向同性压电材料半无限体Green函数解[J];固体力学学报;1998年02期 |
12 |
丁国洪;;加筋土等效弹性参数的计算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5期 |
13 |
丁浩江,徐博侯;横观各向同性轴对称问题的通解[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8年02期 |
14 |
黄明挥,何福保;用泰勒级数法求解横观各向同性球壳的轴对称弯曲问题[J];计算力学学报;1992年01期 |
15 |
曹结东;李永池;胡秀章;王志海;;横观各向同性平板中复合应力波的传播规律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
16 |
傅衣铭;张普;;轴对称压电圆板的非线性动力响应[J];应用力学学报;2009年03期 |
17 |
陈镕,薛松涛,陈竹昌,陈军;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弹性场地格林函数的数值解[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0年01期 |
18 |
胡秀章,王肖钧,李永池;层状岩石中井孔稳定性的数值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4期 |
19 |
胡海昌;横观各向同性的半无限弹性体的若干问题[J];物理学报;1954年03期 |
20 |
潘尔年;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半空间中的弹性位错[J];地球物理学报;198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