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分型面挤压铸造模具的结构研究
【摘要】:
随着有色合金的广泛应用和特种铸造技术的发展,挤压铸造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用挤压铸造技术生产的产品已涉及汽车、摩托车制造、家电工业等领域。目前对于结构形状为圆盘状或碗状的汽车空调器壳体(包括前盖、后盖、壳体)这类零件多采用压力铸造的方法生产,但均存在着一些问题,挤压铸造工艺在不同程度上克服了它的某些不足。考虑到汽车空调器壳体结构形状及性能方面的要求,适合采用中心浇道进料,液流充型距离短,排气效果好,制件成形容易,因此提出采用双分型面挤压铸造模具进行生产。并提出设计一系列双分型面挤压铸造模具这一课题。
本文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双分型面挤压铸造模具的结构特点。与单分型面模具相比较,双分型面挤压铸造模具在定模部分增加了一块可以局部移动的中间板,并采用中心浇道进料,采用双分型面是为了取出中间板和定模板之间的浇注系统;
(2)双分型面挤压铸造模具的各机构设计。主要包括模具中间板的连接型式,卸料方式,抽芯机构,开合模机构,排气槽、溢流槽的设计以及模具的预热及冷却系统设计;
(3)如何实现余料和直浇道的分离;
(4)如何实现模具的定距分型,保证浇注系统(直浇道)顺利取出和便于浇注金属液;
(5)如何实现铸件的脱模以及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如何设计挤压铸造模具的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研究挤压铸造模具的结构特性,可以优化设计出适合中心浇道进料的挤压铸造模具,即双分型面挤压铸造模具。设计出不同结构的系列双分型面挤压铸造模具,并指出个系列的特点以及适合的零件,确保其合理的用于生产中。通过该项研究,进一步扩大挤压铸造工艺的应用范围,扩展了模具种类,最终起到推动挤压铸造模具快速发展的目的。
|
|
|
|
1 |
罗继相;骆国建;陈云;;挤压铸造模具结构的运动仿真技术[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8年S1期 |
2 |
赵章焰;罗继相;骆国建;陈云;;挤压铸造模具结构的运动仿真技术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9年06期 |
3 |
洪慎章,曾振鹏;铝合金车轮挤压铸造工艺[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9年06期 |
4 |
洪慎章
,曾振鹏;铝合金车轮挤压铸造工艺[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年S1期 |
5 |
胡建华,罗继相;飞行器二级舵挤压铸造工艺研究[J];热加工工艺;1998年02期 |
6 |
洪慎章;油泵壳体挤压铸造工艺[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8年S1期 |
7 |
洪慎章
,曾振鹏;铝合金接头挤压铸造工艺[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年03期 |
8 |
罗继相,胡建华,刘林海;挤压铸造汽车制动主缸的研究与应用[J];铸造;2002年04期 |
9 |
叶四友;范宏训;何汉军;;H11钢锻模挤压铸造模具设计及成形工艺[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年04期 |
10 |
周惦武,周述积,赖华清,毛厚军;用挤压铸造工艺生产合金钢锻模[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1年01期 |
11 |
罗继相
,胡建华,孙昌明,;挤压铸造汽车铝合金制动泵缸体[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年S1期 |
12 |
罗继相;间接挤压铸造模具设计特点及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年01期 |
13 |
王荣吉;周惦武;;挤压铸造凝固时间模拟研究[J];铸造技术;2010年12期 |
14 |
方公盈,徐志昌;LD8铝屑重熔—150活塞挤压铸造工艺[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86年04期 |
15 |
;挤压铸造发展概况[J];机电工程技术;1976年02期 |
16 |
于训杰;王光阀;;挤压铸造导弹前仓盖[J];现代兵器;1982年08期 |
17 |
呼延青;;挤压铸造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兵器;1983年06期 |
18 |
何业衡;;挤压铸造的新发展[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1992年06期 |
19 |
于海朋,张富强,李荣德,尹井田,宋长芹,黄瀛;挤压铸造ZA-27合金的组织与性能[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7年04期 |
20 |
齐乐华,杨方;挤压铸造对ZA27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