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复合材料模塑成型工艺的渗透率拓扑优化
【摘要】:
本文课题来源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树脂膜熔渗成型及质量控制非等温耦合模拟理论与实验研究”,项目编号:50573060。
液态模塑成型工艺(LCM)是一种制造复杂形状复合材料构件的非常有效的工艺方法。LCM是闭模成型工艺,其原理是将预制成型体放入模腔内,用液态热固性树脂浸渍,树脂固化后脱模,然后进行修整得到产品。精确描述树脂在增强材料中的渗透特性,对优化模具设计、充模过程数值模拟、缩短制造周期、保证产品质量等至关重要。预成型体渗透率是LCM工艺的重要工艺参数,直接影响纤维树脂的流动浸润过程和效果。若树脂在预制件内浸渍不良,很容易导致气泡等产品缺陷。因此预制体的渗透率性能研究对解决LCM工艺中因浸润不良而产生的产品缺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LCM工艺中,树脂在预制体内的流动通常被看作多孔介质的渗流运动。渗透率是预制体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而多孔材料看作一种结构,具有可设计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Stokes流体均匀化理论。以连续介质理论为基础,假设宏观结构由周期性微结构在空间重复堆积而成,那么宏观结构的性能参数是微结构性能的平均值。宏观多孔材料中的流体流动服从Darcy定律,微观单胞内的流体流动服从Stokes方程。Darcy定律中的渗透系数将宏观流动和单胞的微观流动联系起来。采用均匀化方法对单胞进行分析得到等效渗透系数的计算表达式。
本文的重点是针对预制件周期性微结构渗透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建立一种最优各向同性渗透性能的优化模型。由于微结构材料对称分布,交叉项等效渗透系数远小于主方向渗透系数,可以近似为零,所以选择主方向渗透系数求和取平均值。采用移动近似法(MMA法)进行优化计算。松弛设计变量以及使用Darcy流正则化方法将离散型优化问题转化为连续型优化问题。采用逆均匀化理论来设计固体材料在单胞中的分布使得由单胞组成的周期性材料具有最大各向同性等效渗透性能。
本文以二维单胞为算例,分别计算了不同的初始分布、网格划分以及固体材料体积比得到的相对应的拓扑结构。
经过算例比较验证,初始分布不同,只对单胞的拓扑结构有影响,得到的周期性微结构是一样的。网格的粗细只是对流体-固体的界面的光滑度有影响。网格划分越细,固体-液体界面越光滑。而不同的固体材料体积比得到的微结构构型大致相同,只是其中的空洞区域的面积根据流体体积比发生变化。
|
|
|
|
1 |
郭晓辉,杨海洋,游娴,朱平平,何平笙;环氧树脂基多孔光学增透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4年04期 |
2 |
曲忠先,焦剑,王雪荣,顾军渭;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粘接;2005年03期 |
3 |
罗益锋;对震灾复兴作出贡献的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1997年Z2期 |
4 |
左德峰,朱金福,黄再兴;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
5 |
赵渠森;先进战斗机用复合材料树脂基体[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0年03期 |
6 |
何其捷,汤顺清,闻荻江;树脂基分离材料的发展现状[J];材料导报;1993年04期 |
7 |
李兵,洪旭辉,王晓蔚;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及成形工艺[J];宇航材料工艺;1994年02期 |
8 |
余江;新一代航空部件用树脂基结构材料[J];化工新型材料;1997年04期 |
9 |
关新春;董旭峰;欧进萍;;热残余应力对树脂基磁致伸缩复合材料动静态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08年01期 |
10 |
郑宁来;扬子石化奋斗3年将建成百万吨树脂基地[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4年02期 |
11 |
顾媛娟,梁国正,蓝立文,郑修麟;用于RTM的高性能树脂基体[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4年04期 |
12 |
;树脂基超杂复合材料[J];中国科技信息;2004年05期 |
13 |
鄂丽英;石油树脂基聚氨酯涂料的开发与研究[J];辽宁建材;2001年01期 |
14 |
陆惠娟,曹相九;中子活化分析用多元素酚醛树脂基(PFR)标准的研制[J];核技术;1982年04期 |
15 |
王雄伟;我国树脂基玻璃鳞片涂料业加快发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4年10期 |
16 |
徐延椿;;合成树脂基的热固性塗层在石油和化学工业中的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1957年02期 |
17 |
姜芳,何畏;缠绕玻璃钢管专用树脂基的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8年05期 |
18 |
周文松,李惠,欧进萍;无环氧树脂基碳纤维束自监测功能[J];复合材料学报;2005年02期 |
19 |
李惠生;;车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应用研究[J];化学与粘合;2010年03期 |
20 |
;三菱瓦斯化学公司由德国引进树脂基光导纤维耦合器[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1994年Z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