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汽车离合器摩擦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离合器是保证汽车起步平稳、换档平顺以及操纵轻便等功能的重要部件。对微型汽车摩擦式离合器而言,摩擦片性能直接影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和微型汽车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国内外在特殊车型离合器摩擦片摩擦磨损性能、制动器刹车片摩擦磨损性能以及不同材料组成造成摩擦磨损性能差异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微型汽车离合器摩擦片摩擦磨损性能、热负荷性能、摩擦片寿命估算等方面缺乏全面的研究。这与蓬勃发展状态的微车行业严重脱节,使得进行微型汽车离合器摩擦片性能的研究势在必行。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为优化微型汽车离合器结构、解决现有的离合器摩擦片早期异常磨损等故障现象、离合系统设计、离合器摩擦材料选型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本论文的工作及创新点如下:
(1)设计适合微型汽车离合器摩擦材料的成分及其配比,并根据离合器摩擦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制备试验样件;
(2)使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提出影响离合器摩擦片摩擦磨损性能指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载荷P,转速V,载荷与转速交互P×V,环境温度和转速交互T×V,环境温度和载荷T×P,环境温度T;提出摩擦磨损性能最佳试验条件分别为:环境温度T取100℃;载荷P取150N;相对转速V取430r/min,并对摩擦性能试验做了详细拓展设计;
(3)通过载荷和转速耦合试验、转速和载荷耦合试验,发现载荷、转速和PV值对微型汽车离合器摩擦片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并建立了温度、磨损量与载荷、转速关系的数学模型;
(4)根据摩擦片摩擦热产生和传递的原理,分析得出摩擦片表面温度分布的规律是在外径边缘温度最高,沿着径方向向内呈阶梯状逐步降低;提出单次接合时摩擦表面平均温度的计算公式;运用摩擦学原理解释摩擦片热衰退现象--酚醛树脂的高温热分解是导致微型汽车摩擦材料摩擦热衰退的主要原因;
(5)总结了微车摩擦片摩擦机制和磨损机理,提出摩擦过程的五种摩擦模型,并结合摩擦片表面形貌对磨损机理进行分析。提出通过试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得到摩擦材料磨损率Iw,从而正确的估算实际使用寿命里程的计算方法。
|
|
|
|
1 |
赵小楼;程光明;王铁山;邓石桥;;汽车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的现状与发展[J];润滑与密封;2006年10期 |
2 |
王红侠;姚冠新;;多纤维增强汽车制动器摩擦材料的研制[J];润滑与密封;2008年10期 |
3 |
魏龙庆;姚冠新;王红侠;雷燕;;多纤维增强重型汽车制动器摩擦材料的研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年05期 |
4 |
王红侠;姚冠新;;纤维混杂增强汽车制动器摩擦材料的研究[J];非金属矿;2009年03期 |
5 |
吕俊成;莫易敏;周廷美;汤春球;;微型汽车离合器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4期 |
6 |
付华,孙宝臣,廖波;TBM隧道掘进机离合器摩擦片研究[J];矿山机械;2005年05期 |
7 |
付华
,廖波
,孙宝臣;半金属摩擦材料在隧道掘进机中的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05年04期 |
8 |
付业伟,李贺军,李克智;纸基摩擦材料绿色制备工艺与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4年02期 |
9 |
陈洁,熊翔,姚萍屏,彭剑昕;摩擦面温度对铁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影响机理的研究[J];粉末冶金技术;2004年04期 |
10 |
郭华;耿浩然;徐福松;;TiAl基复合摩擦材料的制备[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1 |
刘立平;新型碳纤维摩擦材料[J];工程机械;2000年04期 |
12 |
陈刚;滕杰;陈振华;严红革;;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用树脂基摩擦材料[J];机械工程材料;2006年02期 |
13 |
刘晓;曲庆文;胡晓青;;新型摩擦材料的冷压成型工艺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4 |
周宇清,张兆森,袁国洲;模拟空间状态下的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1期 |
15 |
;摩擦磨损[J];表面工程资讯;2006年06期 |
16 |
秦松涛;;汽车离合器摩擦磨损性能及机理研究[J];装备制造;2009年09期 |
17 |
四维;;MD—240型定速式摩擦试验机[J];中国机械工程;1979年06期 |
18 |
;海水润滑材料研究取得进展[J];润滑与密封;2009年09期 |
19 |
汤光荣;摩擦生商易试验装置[J];工程机械;1980年09期 |
20 |
谢凤宽;杜建华;陈宗浩;姜厚温;;纳米SiC在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中的性能[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