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渗漏监测方法研究

徐翔宇  
【摘要】:采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来研究大坝渗漏监测问题为大坝渗漏监测开辟了新的方向,并凸显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在渗漏监测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该项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地质条件多样、地形差异多变、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的大坝进行整体的、全面的、精确的渗漏监测变成了可能,并在众多工程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较好的展示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优越性,但是,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无论是在理论基础还是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很多研究还停留在定性阶段,诸多理论和问题亟需解决。 本文将从监测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监测渗漏模型试验,借助一些数值分析和拟合等数学手段以及MATLAB、COMSOL、Microsoft VisualStudio等软件工具,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总结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发展概况和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渗漏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该项技术的优点。 (2)借助软件工具COMSOL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数值模拟与渗漏试验模型条件同等情况下,建立光纤与介质传热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加热功率、含水量对光纤温度和围岩温度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的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验证了渗漏监测试验建模思路的正确性、可行性和试验数据的可信性,为后面进行渗漏速度和光纤温升的试验研究提供了依据。 (3)考虑到分布式光纤本身需要承担周而复始的冷热循环过程,而影响光纤耐性的主要指标又以光纤的强度变化为主,设计并进行了光纤的耐久性试验。借助计算机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对光纤的耐性进行了定性分析,为今后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4)通过对渗漏监测试验中所获得的试验数据进行相应的数值分析,得出了粘土、细砂和砾石介质中不同加热功率下的渗漏速度和光纤温升关系曲线和相同加热功率下渗漏速度和光纤温升的关系曲线,通过曲线找出了渗漏速度和光纤温升的一定关系,并借助数学手段和软件工具,在试验数据分析处理的基础上,拟合出了渗漏速度和光纤温升之间的关系曲线、关系式,为后面进一步研究渗漏速度和光纤温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5)鉴于渗漏监测试验中DTS采集的数据非常多,单靠图表的形式对渗漏速度进行反应,其直观性不是很强,使得对渗漏流速的把握不能直观、及时,为弥补这一不足,基于简化渗漏监测过程中的监测过程的目的,开发了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渗漏监测方法的渗漏流速监测系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澄宇;分布式光纤温度检测监控系统在兰州石化分公司供电系统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5年03期
2 裘新农;;分布式光纤温压同测现场试验获得成功[J];新疆石油科技;2011年02期
3 严晓龙;赵庆平;;浅谈分布式光纤火灾报警系统及其应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年06期
4 李进军,常新龙,宋晓东;分布式光纤在复合材料结构探伤中的应用[J];光机电信息;2003年12期
5 赵乃卓;郭光朝;;检测石油管道冰堵与定位的光纤传感器的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9期
6 韩浩江;;分布式光纤温度故障预警监测系统原理及应用[J];上海电力;2007年05期
7 杨昆;;光纤测温预警系统在唐山不锈钢110kV变电站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0年04期
8 张利勋;廖云;代志勇;欧中华;刘永智;彭增寿;王大文;;分布式光纤喇曼温度传感器的区域标定法[J];光电子.激光;2006年06期
9 张利勋;刘永智;欧中华;代志勇;周策;;滑坡崩塌岩体推力监测用分布式OTDR技术[J];光电工程;2006年07期
10 曲志刚;封皓;靳世久;曾周末;周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油气管道安全监测信号识别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11 李长征;陈俊杰;周杨;;水工试验监测新技术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06期
12 张利勋;刘永智;欧中华;代志勇;彭增寿;王大文;;带光纤环的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系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12期
13 霍雷;;基于光纤传感原理的泄露检测研究[J];电子科技;2009年03期
14 聂俊;李端有;梁俊;;基于BOTDA的温度和应变测试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4期
15 胡晓东,胡小唐,刘文晖;基于布里渊放大结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1999年06期
16 曲志刚;封皓;靳世久;曾周末;;基于提升小波的管道安全系统信号特征提取方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5期
17 戚风云 ,赵乐军 ,周又玲;基于DSP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及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J];今日电子;2005年07期
18 张利勋;欧中华;刘永智;代志勇;彭增寿;王大文;;带光放大器的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系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4期
19 张利勋;代志勇;欧中华;廖云;刘永智;彭增寿;;喇曼温度传感器的一种改进解调方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0 马彩虹;;干涉型分布式光纤漏检系统的偏振控制技术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衡林;蔡德所;;基于温度测量的分布式光纤渗漏监测技术机理探讨[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2 张在宣;王剑锋;郭宁;余向东;吴孝彪;冯海琪;InsooS.KIM;Yohee KIM;;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与光纤拉曼放大器[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3 蔡顺德;蔡德所;何薪基;张存吉;丁涛;;分布式光纤监测三峡工程大块体混凝土水化热过程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4 牛栋;张义;冯金铭;乔文娟;;西龙池电站水库渗流监测—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设计[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07)[C];2007年
5 马晓辉;黄晓东;李国维;梁慷;;张拉荷载下GFRP锚杆的变形特征[A];《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与边坡支护技术》暨第9次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黄海峰;孙小菡;张明德;丁东;;基于隶属云的分布式光纤工业网络可靠性分析[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7 唐天国;鲍华;朱以文;蔡德所;刘浩吾;;光纤传感技术在工程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玉晓;王莹;;分布式光纤感温探测火灾报警系统及其应用[A];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在宣;李晨霞;余向东;张文生;金尚忠;张淑琴;董新永;赵春柳;孙忠周;王剑锋;龚华平;刘红林;李裔;;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融合原理的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肖衡林;蔡德所;;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在思安江大坝渗流监测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彦新;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张悦;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火灾预警方法、技术研究及实现[D];中北大学;2011年
3 张景川;分布式光纤油气管道安全检测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封皓;基于双Mach-Zehnder干涉仪结构的光纤管道安全预警系统建模及定位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曲志刚;分布式光纤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预警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何俊;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曹立军;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及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孙志峰;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网络周界防入侵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毛江鸿;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结构应变及开裂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陈朋超;长输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翔宇;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渗漏监测方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2 邓翔文;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渗漏监测模型试验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乔波;混合干涉型分布式光纤水下长输气管道泄漏检测系统设计[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4 程英;基于分布式光纤的煤矿测温系统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5 宁枫;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空间分辨率及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钱波;分布式光纤扰动监测系统信号调理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郭光朝;基于分布式光纤的石油管道冰堵检测及定位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8 王建;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佳;基于偏振检测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高超;基于偏振态变化时延估计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郑晓春;以开发出水管渗漏监测软件[N];科技日报;2010年
2 撰稿 杨林兴 叶兴其 黄建元 高雪原;争当行业领舞者[N];上海科技报;2010年
3 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提供科技支撑[N];中国水利报;2009年
4 ;“小鸡快跑”的背后[N];计算机世界;2002年
5 春穆;哈工大研发出光纤火灾预警系统[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6 吴钦炜;技术开路 成果迭出[N];中国化工报;2002年
7 记者 赵引德;油气管道安全预警技术获国家奖[N];中国化工报;2009年
8 记者 孙兆光 通讯员 武英俊;第五代管道预警技术成功试用[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乔桥;马水山:靠实力抢占市场[N];中国水利报;2000年
10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追踪”系列报道——监测篇$$为隐蔽工程“体检”[N];中国水利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