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两型社会”背景下的都市农业发展研究

罗平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也越来越大,国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都市农业在我国的大中城市快速发展。武汉作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面临着如何发展都市农业的问题。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现实需求,从理论上将“两型社会”和都市农业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期弥补对“两型社会”背景下都市农业发展相关研究的不足,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系统化的论证,也能够为其他地区的“两型社会”建设和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包括七部分内容: 第一章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对“两型社会”和都市农业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指出了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 为了对本研究的对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后面几章的分析打下基础。第二章分析了“两型社会”和都市农业的内涵,两者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共同点,以及都市农业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研究指出,“两型社会”和都市农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两型社会”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向和保障,发展都市农业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我们应该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下,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来发展都市农业。 由于本研究的根本落脚点是如何发展都市农业,这就涉及到都市农业的“两型化”发展目标,即什么样的都市农业是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因此,第三章在分析了都市农业“两型化”发展的内涵和目标后,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武汉市现有的都市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武汉都市农业距离“两型化”发展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武汉都市农业处于低阶段的较好发展水平,还仍然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第四章从生态安全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武汉都市农业“两型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实质上是从“两型社会”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两者互动的角度来探讨都市农业要实现“两型化”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两型社会”建设能够为都市农业发展做些什么。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武汉都市农业生态安全的评价显示,武汉市都市农业生态安全总体趋势是好的,由改善中的不安全系统向安全系统转变。当前武汉都市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是资源环境压力和资源环境状态因素,生态环境保护整治能力的障碍度逐渐下降。其中,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一直是生态安全的重要障碍因素。 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分别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视角、社会学的视角和生态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都市农业“两型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着重找出阻碍因素。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资源环境产权不明晰、市场交易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透明度差、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环境意识淡薄、对都市农业的认识肤浅以及实施机制不健全,都成为影响都市农业“两型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从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对资源的定价还没有充分反映资源的非市场价值,对都市农业产生的正外部效应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都影响了都市农业向着“两型化”的方向发展。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都市农业不同参与主体如果在利益的时间预期上存在矛盾,不能形成最大的社会合力,就会导致都市农业的发展动力不足。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武汉市还没有建立起折中式耦合机制这样的生态经济系统良性耦合机制,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升高,导致都市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第六章着眼于寻求都市农业“两型化”发展的对策措施,对发达国家都市农业较为成熟的模式、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处理都市农业发展和城市环境问题的关系方面积累的较为成功的经验、以及国内一些经济较发达城市的都市农业类型等进行了总结归纳,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城市进行介绍,从而为武汉市制定都市农业“两型化”发展政策提供有益借鉴。武汉都市农业“两型化”发展可以借鉴市民农园、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模式,同时运用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废弃物综合利用、综合整治、加强法律保护等多种管理措施。 最后一章是基于现状和影响因素而提出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武汉都市农业“两型化”发展的路径和发展模式,发展的对策措施,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在发展路径上,应该选择技术与劳动、资本紧密结合的农业发展道路。在发展模式上,应该大力发展都市循环农业模式。武汉都市农业要实现“两型化”发展,需要加大循环农业的宣传力度、制定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建立循环农业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产业引导机制、完善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为了使都市农业发展有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需要科学规划都市农业、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完善生态环保标准、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熊克彪;;科普引领农民 助推都市农业——武汉市黄陂区科普助推都市农业综述[J];科协论坛;2011年07期
2 窦全勇;于宗民;;都市农业发展研究——以潍坊市寒亭区为例[J];甘肃农业;2011年09期
3 ;成都分院-乐山 都市农业示范基地[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年07期
4 ;“一圈、两带、四区块”现代农业总体布局[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1年07期
5 ;凸显都市农业三大特征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乡村科技;2011年08期
6 许小青;;高职院校如何适应都市农业的发展[J];新农村;2011年06期
7 王晓鸿;尹晓林;;兰州发展都市农业的SWOT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7期
8 冯建国;陈奕捷;;以休闲农业为核心,带动都市农业产业融合[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年04期
9 曾书琴;;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10 钱先强;户玉印;刘杰;;浅析城市化过程中都市农业的公益化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7期
11 ;都市农业圈:发展特色精致农业形态[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1年07期
12 曾艳;;都市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对广州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13 马佳;张晨;马莹;顾晓君;;上海都市多功能农业关键共性技术体系构建初探[J];上海农业学报;2011年02期
14 李强;周培;;都市型农业的概念、属性与研究重点[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04期
15 芮正茂;;南京都市圈同城化下句容发展都市农业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6期
16 赵华甫;张莉;吴克宁;黄勤;;北京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之都市农业途径[J];资源与产业;2011年04期
17 刘康婷;;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探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8 何峰;;都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1年03期
19 李杨杨;;都市型现代农业优势产业的选择和布局——基于兰州市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20 ;“一环三区”:农家乐休闲旅游布局[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吉堃;;都市农业在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伦敦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林梓联;;都市农业的务件、功能、形式及结构[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2年
3 黄靖;刘盛和;;都市农业的机遇、风险、任务与挑战[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辉;;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洞庭湖区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辉;;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洞庭湖区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A];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吴方卫;;论上海现代化都市农业的建设[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郭焕成;刘盛和;任国柱;;都市农业与观光发展研究[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2年
8 杨兴洪;吴方卫;;论都市农业的节能减排[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李瑾;孙国兴;王爱东;;未来15~20年都市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与战略研究[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郭焕成;任国柱;周聿贞;;都市农业与观光农业发展研究[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平;“两型社会”背景下的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关海玲;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童小芹;乌鲁木齐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4 杨卫丽;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刘娟娟;我国城市建成区都市农业可行性及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王辉;“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7 苏延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雷霆;农业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及效用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蔡意中;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10 邱化蛟;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航;北京市都市农业功能性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刘晓;都市农业发展思路及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彭莉莉;西安城市边缘区都市农业的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周洪梅;上海市都市农业功能与产业结构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志廉;影响珠三角都市农业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分析与评价[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管春华;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慧莲;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农业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房磊;无锡都市农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彭礼;长沙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皇甫杰;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评价及模式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春晓 李思玉 荆常友 安宏昌;张店都市农业渐入佳境[N];淄博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任羽童 常力文 任武松;“都市农业”翩翩走来[N];广元日报;2011年
3 中共西安市委副书记 王成文;怎样提升都市农业的现代化水平[N];光明日报;2010年
4 刘仕英;都市农业,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N];常德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傅淞岩;农博会将推动沈阳都市农业发展[N];沈阳日报;2008年
6 杨洁;西和引进农业高科技新品种[N];农民日报;2008年
7 市农委;发展都市农业 推进菜篮子工程[N];解放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葛密艳;农高会上看农业高科技[N];河北科技报;2008年
9 记者 孙全 通讯员 沈洪颖;苏家屯区强力打造“都市农业”[N];沈阳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张秀华;向都市农业的“华丽转身”[N];上海科技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