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木薯再生体系的建立和HNL24b基因的克隆及辐照诱变育种

范明霞  
【摘要】:木薯作为食品以及饲料以及加工业的原料,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已经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木薯自身性状的原因制约了传统常规育种的发展。而木薯易发生采后生理性变质,易受病毒病危害,不耐寒,叶片早衰、植株含有毒性氰化物等性状很难通过传统育种的方法获得改良,因此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渐渐进入了科学家的视野。本文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植株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以便于开展木薯基因工程育种。本研究通过这个体系将克隆的生氰糖苷裂解酶HNL24b基因转化木薯,以减少植株中的氰化物含量,并期望通过块根特异性启动子patatin启动该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使得木薯根叶中的氰化物含量有所不同的目的。同时也对木薯辐照诱变育种进行研究,并从中筛选到品质性状优良的突变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建立微型薯再生体系。研究发现培养基中添有0.5 mg/L的NAA最有利于木薯茎的生长和须根的形成,添加0.5 mg/L BA和0.5 mg/L NAA有利于微型薯的形成。在初生培养阶段生长出须根最多的植株经第二阶段培养后结薯更容易。在添加0.5mg/LBA和0.5 mg/L NAA的条件下,6%(M/V)蔗糖对植株生长最有利,并在得芽率(62.34%)、株高(5.6044 cm)、微型薯得率(71.42%)、平均薯鲜重(0.6129g)上优于其它处理。 2.研究不同激素以及光照条件对愈伤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添加1mg/L KT和5 mg/L NAA有利于木薯幼嫩叶片形成愈伤;前期经8 h/d光照有利于愈伤的形成;前期经0 h/d光照有利于愈伤的绿化;前期培养,在0 h/d光照条件下,并在培养基中加有1 mg/L KT和2 mg/L NAA时生根率最高,可以达到97.51%。 3.通过胚状体形成途径研究了木薯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添加12 mg/L的picloram对于木薯胚状体的形成、胚性子叶再生以及植株的再生最有利,其再生频率分别为97.53%、98.72%、44.16%。Picloram比2,4-D和NAA更适于诱导木薯胚状体。10 mg/L的picloram更加适用于诱导次生胚状体,其诱导频率高达95.76%。低浓度的BA有利于胚性子叶的再生,高浓度的BA将促使非胚性子叶的形成。当BA浓度为0.1 mg/L时,胚性子叶的再生频率最高,可达95%。培养基添加1 mg/L的BA与1 mg/L的IBA有利于植株的再生,其频率高达47.60%,优于BA与IAA和NAA的其它配比。1 mg/L的BA与1 mg/L的NAA有利于子叶胚生根的。 4.探讨了用不同的方法提取木薯的RNA,研究发现用改良CTAB与LiCl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取到质量较好的RNA。 5.本研究成功克隆到HNL24b基因,本研究克隆的MeHNL24b序列与MeHNL4的氨基酸同源性达87.72%,与HbHNL的氨基酸同源性达86.32%,与HNL24的氨基酸同源性达42.81%。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中1-15位氨基酸区域属于信号肽区域,31-252位氨基酸区域属于水解酶特有的α/β折叠结构域。该蛋白具有水解酶的活化中心位点:丝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ser/asp/glu)。预测此编码蛋白域的组成元素有:1344个C、2091个H、343个N、379个O、7个S。 6.成功从马铃薯中克隆到块根特异表达启动子Patatinb,它与已报道的patatin启动子序列有95%的相似性。 7.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有功能的表达蛋白,经酶活测定HNL24b的最高酶活力为2978 U/L。 8.成功构建HNL24b基因的超表达载体、反义表达载体以及GUS表达载体,并获得转化子;成功构建了块根特异表达载体。HNL24b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能有效的减少植株中氰化物的含量。 9.通过辐照诱变育种,获得了具有一个或多个优良性状的木薯突变株系。调查的性状包括产量、株高、赖氨酸含量、HNL表达量、采后生理变质程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Д.А.ХАЗИН;孙竹珑;黄友鹰;;用木薯作畜禽饲料[J];中国畜牧兽医;1985年03期
2 石永峰;碾磨加工对木薯粉制做无小麦粉面包性能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6年02期
3 杨秀江;在日粮中添加木薯粉饲喂从江小香乌鸡试验[J];贵州畜牧兽医;2002年02期
4 李耀南;;国外木薯作饲料的利用与研究[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86年02期
5 卢琨;;越南出口3万吨木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6年05期
6 ;泰国民企增购木薯粉生产乙醇[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9年08期
7 潘汉辉;;以木薯代替部分粮食养猪是可行的[J];广西畜牧兽医;1989年04期
8 濮文辉;;泰国木薯价格可能达到峰值[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8年09期
9 黄艳;;尼日利亚研制出一种新的木薯粉加工机器[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9年07期
10 ;泰国木薯及其制品趋向涨价[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1年02期
11 林乔生;木薯粉喂猪注意事项[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5年01期
12 濮文辉;去除木薯块根中的氰[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5年10期
13 冯占雨;;木薯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J];养猪;2009年06期
14 C.V.Reddy;吴迪;;用木薯粉替代玉米[J];中国畜牧兽医;1992年03期
15 张国杭,陈剑儒, 温景旭,陈志权;花生麸、木薯粉对生长猪的饲效试验[J];饲料工业;1994年03期
16 谭冠宁;韦本辉;李丽淑;王晖;;鲜食木薯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9年01期
17 ;木薯粉蚧的生物防治[J];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2009年01期
18 ;泰国向中国出售15万t木薯粉[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0年01期
19 ;泰国爆发木薯粉蚧虫害[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0年04期
20 刘兴义;;利用木薯喂猪鸡[J];饲料研究;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寅;罗成文;陈君石;刘宝华;郭世萍;;对人及大鼠食用木薯粉膳食的观察[A];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营养)[C];1964年
2 朱虹;汪世龙;孙晓宇;徐竟早;姚思德;;高能脉冲电子束选育高温高产生物能源酒精酵母菌株[A];第五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匡钰;朱德明;韩志萍;;挤压膨化在木薯酒精发酵中的应用分析[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俊敏;魏力军;孙野青;骆荣挺;张铭铣;鲍根良;徐建龙;;空间环境诱变和地面γ辐照的敏感性及诱变效应研究[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徐建龙;王俊敏;魏力军;孙野青;;空间环境诱变和地面γ辐照对水稻品种的敏感性及诱变效应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未名;陈建爱;;~(60)Co-γ射线对木霉菌株的辐照诱变研究[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戴寅;罗成文;陈君石;刘宝华;郭世萍;;木薯中氰化物残毒量标准的研究[A];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营养)[C];1964年
8 王昆林;;激光加电场诱变滇糯稻长效性跟踪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建平;;云南红河州木薯根叶作饲料的应用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周克夫;张凯;戎文廷;王侯聪;;应用SSR分子标记比较佳禾早占水稻组培苗与种植苗的性状差异[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明霞;木薯再生体系的建立和HNL24b基因的克隆及辐照诱变育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永亮;低能离子束辐照玉米生物效应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3 包莹玲;木薯乙醇生料浓醪同步糖化发酵过程优化及其动力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卫强;少根根霉直接发酵木薯粉产富马酸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2 蒋志国;木薯收获机挖掘部件的研究设计[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3 尹晓静;草鱼对玉米、小麦和木薯利用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蒋小静;木薯全粉加工及其特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吴娴静;利用大豆低值蛋白开发大豆肽[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庄晓英;中国水仙遗传转化及离体诱变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赵凯;木薯块根淀粉中磷含量差异的初步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8 李锡敏;运动发酵单胞菌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发酵的初步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9 唐艳艳;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工艺试验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0年
10 孙海宁;截短侧耳素产生菌的培养条件及辐照诱变育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妍;泰国欲打造世界最强木薯品牌[N];国际商报;2011年
2 记者 苏力;辐照诱变 育出良种[N];珠海特区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伍建青;加强对泰交流 拓展东盟市场[N];广西日报;2011年
4 阿章;明溪木薯“龙头”为何吃不饱?[N];福建科技报;2006年
5 季玉娜;买燕窝 讲究多[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6 记者 尹江勇;我省“太空麦”育出优质良种[N];河南日报;2010年
7 尹江勇;河南“太空麦”育出优质良种[N];农民日报;2010年
8 驻泰使馆经商处;泰国内外资企业投资优惠政策[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9 潘锐;“门”外自有一片天[N];吉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邹优健通讯员 岑铮 任泺璇;“司法公正是最好的投资环境”[N];法治快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