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微型马铃薯排种器设计与试验研究
【摘要】: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兼具有粮食和蔬菜的特点。马铃薯种植面积及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马铃薯脱毒及速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马铃薯品质退化并加快了产业发展,脱毒微型马铃薯已逐渐取代常规切块薯成为大田播种用的种薯,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马铃薯种植农艺的改变,要求推进与之配套的机械化播种技术,论文以脱毒微型马铃薯为研究对象,研制一种适应于脱毒微型马铃薯的精量排种技术及其装置。
论文在综述了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现状及应用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不同类型排种装置,结合脱毒微型马铃薯的物料特性和种植要求,研制了一种脱毒微型马铃薯的气吸式精量排种装置,开展了脱毒微型马铃薯气吸式排种器动力学计算、气室流场仿真分析和排种器试验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测试分析了脱毒微型马铃薯的物理机械特性,为排种器参数设计提供依据。重点测试了3个品种脱毒微型马铃薯的几何物理特性和散粒体特性以及脱毒微型马铃薯的压缩特性和剪切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脱毒微型马铃薯压缩屈服载荷差异显著,剪切最大硬度差异不显著,脱毒微型马铃薯的挤压变形屈服载荷平均值为19.612N,最大硬度平均值为43.98N。
(2)开展了脱毒微型马铃薯链勺式和内充种式机械式排种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比较分析得出机械式排种原理对脱毒微型马铃薯损伤严重,不适应性其机械物理特性。以此为基础,确定以气吸式排种原理为研究目标,提出了排种器总体设计方案并开展了排种盘型孔与气室结构等主要参数的分析计算。
(3)以空间三维自然坐标系为依托,开展了脱毒微型马铃薯排种器工作过程的动力学特征研究,建立排种器关键参数与型孔处压差的数学模型,同时结合流体力学计算方法建立了负压区气流场断面的压差及气体管路流量计算模型。
(4)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ANSYS/CFX对排种器不同工作参数的气室流场进行模拟分析,明确了整个气室流场的微观特征,得出排种盘型孔型式是影响气室流场压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与圆锥形型孔相比圆柱形型孔气室压强分布均匀且型孔处压差大,对脱毒微型马铃薯的吸附力增大,气流速度明显大于圆锥形,流速均匀性也比圆锥形好。
(5)设计了一种脱毒微型马铃薯排种器试验台及投种检测系统,并开展了气吸式排种器的排种性能试验。试验研究了排种器结构和运行参数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转速、试验倾角及其交互作用对合格指数和漏播指数影响显著,合格指数随排种器转速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随试验倾角的增加而增大,当排种器转速为40r/min、试验倾角为60。时合格指数最高。
|
|
|
|
1 |
刘向阳;新式排种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3年03期 |
2 |
李成华,夏建满,何波;倾斜圆盘勺式精密排种器投种过程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03期 |
3 |
符俊;;播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J];农家科技;2008年05期 |
4 |
田嘉海,丁元贺,王志杰,赵清华,张军;棱锥型孔式地膜覆盖玉米精量排种器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1994年02期 |
5 |
栾明川,王延耀,唐匀平,张锡斋,王继伟;内充种排种器单粒播种花生的试验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
6 |
寇明杰;外槽轮联合排种器的试验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1996年01期 |
7 |
张宇文,邹剑,张文超,李秋孝;油菜机械精量播种技术及多功能精量排种器的研制[J];中国农机化;2003年02期 |
8 |
尤晓东;;浅析影响气吸排种器精确性的因素[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7年04期 |
9 |
董瑞年;减少内充窝眼式排种器种子破损的几项措施[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93年04期 |
10 |
肖妙和;精播机内侧充种垂直圆盘排种器的设计探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1998年06期 |
11 |
徐占林,吐鲁洪;棉花半精量可调式穴播排种器[J];新疆农机化;2001年01期 |
12 |
王东风;;带有弹性刮种装置的谷物精量排种器[J];农业机械;2002年08期 |
13 |
杨玲,杨明金,何培祥,李庆东;扭摆式电磁振动排种器设计研究[J];四川农机;2003年02期 |
14 |
王玉顺;郭俊旺;赵晓霞;安爱琴;吴海平;;帧频率变换下帧种子数分布的独立性[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5 |
初尔庄;周风林;;一种多功能排种器—弹性材料转动盘摩擦式排种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6 |
陈怡群;李翰如;;振动排种及振动式排种器的研究[J];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
17 |
安凤平,宋洪波,栾明川,史岩;合并式离心排种器的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8 |
王宏亮;田家治;;2BX-234型吸孔式排种器的研究设计[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7年03期 |
19 |
陈舜贤;关于水稻直播机的研究[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79年10期 |
20 |
胡建平,毛罕平;精密播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J];农机化研究;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