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本科生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和各行各业对创业型人才的紧迫需求,创业教育也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21世纪将成为创业型经济大发展的新时代。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逐步把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置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明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向,并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推进我国创业教育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此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推动创业教育发展、培养具有创业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将对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15年为契机,对我国高校本科生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现状、案例及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首先,本研究在大量涉猎并继承前辈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目的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文献综述,指出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其次,本研究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展开了研究。通过收集、整理、研究文献资料,本研究界定了创业、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的概念,厘清了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就业教育的关系,分析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归纳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显著特点,介绍了本文所涉及的创新理论、创业动机理论、创造力理论等理论。
再次,本研究对我国高校本科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梳理。通过调查研究,本研究划分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总结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15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探讨现阶段创业教育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继而,本研究对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进行了比较。通过对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案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两所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两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创业教育的推进提供参考与借鉴。
最后,本研究对我国高校本科生创业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和国外两所成功高校的启示,本研究提出要以学生“如何愿意创业、乐意创业、敢于创业、勇于创业”四个问题为导向,通过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构建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拓展实践型创业教育方式、打造多元的创业导师队伍、健全科学的保障体系等方式,为我国高校本科生创业教育提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