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粮食安全政策
【摘要】:
粮食安全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决策者和研究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农经界和决策部门已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将是一个比以往更加复杂和动态的问题。一方面,乌拉圭回合开启的农业贸易自由化进程的走向和发展程度究竟如何,不仅将对国际市场粮食供给能力和价格水平产生影响,而且对中国确定合理的粮食进口水平,并从经济和战略的高度对国内长期粮食安全进行动态把握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为履行入世承诺,中国需要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在此情况下,如何在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提高农业资源效率的同时,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的有关规则,制定相应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和农产品贸易政策,确保国内粮食生产不受进口价廉质优农产品的冲击,并在新一轮WTO谈判中致力于达成有利于确保国内粮食安全的有关协议条款,也具有高度的挑战性。
考虑中国的粮食安全,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的长期粮食安全,发展中国家所持有的观点和立场无疑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进一步说,那些影响长期粮食安全的基本因素,如稳定和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能力以及建立完善的粮食市场体系,依然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最重要方面。在新一轮WTO谈判中,他们的立场对中国保护国内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是有利的。但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途径和政策选择上,显然应当有别于他们。从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来看,更新粮食安全观念,充分发挥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在保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的品种、品质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适当增加粮食进口,同时,通过优势农产品的出口,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从根本上改善粮食安全状况,特别是脆弱地区和低收入人口的粮食安全,是现实和可行的政策选择。
为保障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主要提出了如下建议:
1、以全国统一市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为背景指导农业生产,根据地区比较优势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粮食生产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收入。
2、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始终将保护耕地放在重要位置,保证粮食面积调减出来的土地继续用于农业生产,保持农业生产能力的继续增长。
3、减少对粮食和其它农产品流通的行政干预,进一步放开粮食市场,加速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为平衡地区生产波动和改善粮食分配上的可获性提供现实可能。
摘要
4、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中国粮食供应的保障程度,改
善弱势地区、弱势人口的粮食安全状况,通过扩大粮食进口国的范围,进一步加强
粮食安全。
5、增加“绿箱”政策允许的农业公共开支,即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教育、农业科
研和推广、交通运输、市场设施以及水利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增加
“黄箱”政策允许的农业支持支出,并注意不超过“微量许可”8.5%的限制。切实
保证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6、在积极促进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履行中国入世承诺的前提下,制定适当
的农产品贸易政策措施,增强透明度,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鼓励公平竞争,提高
农业和粮食生产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农产品国营贸易和关税配额管理体制,防止
国外廉价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对国内粮食和农业生产造成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
农民收入下降和农业生产能力削弱的问题.
|
|
|
|
1 |
安龙送;杜红梅;;论农产品贸易的定位——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3期 |
2 |
刘剑文;论贸易自由化与我国粮食安全[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6期 |
3 |
张吉祥;;贸易自由化与我国粮食安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10期 |
4 |
张吉祥;;贸易自由化与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实现的条件[J];调研世界;2007年03期 |
5 |
吴志华,胡学君;中国粮食安全研究述评[J];江海学刊;2003年03期 |
6 |
冷崇总;贸易自由化条件下我国粮食安全对策[J];财金贸易;2000年09期 |
7 |
吴润;中国粮食安全问题透析[J];当代经济科学;1999年06期 |
8 |
陆萍;贸易自由化压力下的中国农业政策调整[J];农业经济;2000年08期 |
9 |
曹荣湘;;跨国农业食品公司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8期 |
10 |
许经勇,黄爱东;当前中国粮食供求形势的理性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
11 |
胡学君,吴志华,韩耀,印文郁;创新粮食安全思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12期 |
12 |
许经勇,黄焕文;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理性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
13 |
汤美莲;构筑中国粮食安全体系[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2年05期 |
14 |
马爱锄,杨改河,黑亮;粮食安全新内涵与中国粮食安全态势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
15 |
王若兰;白旭光;田书普;张军党;魏晓光;方银平;周海军;关国营;李彦涛;;中国粮食安全与农户储粮[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年06期 |
16 |
吴志华
,施国庆
,胡荣华;我国粮食安全储备及其规模确定[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31期 |
17 |
蒋庭松,梁希震,王晓霞,李正波;加入WTO与中国粮食安全[J];管理世界;2004年03期 |
18 |
邓晶,鲁靖;定位中国的粮食安全——兼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粮食问题研究;2004年05期 |
19 |
朱泽;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05期 |
20 |
吴志华,施国庆,胡荣华;中国粮食安全储备及其规模确定[J];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