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李曦  
【摘要】: 水是最基本的农业资源,是实现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条件保障。在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综合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水资源管理的角度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全文的主体结构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言,阐述了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及重大意义,并对国内外在相关领域所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概要评述。第二章对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缺水程度做出了估算,得出了“沿用现有的用水方式无法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结论。第三章在确定西北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思路与框架。第四、五、六、七、八和九章则为具体的对策研究,分别从不同方面研究了确保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的对策措施。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本质要求看,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节约用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节水的重要环节;水价是促进节水最基本的经济手段;作为影响和约束涉水行为主体供用水行为的规章或准则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决定意义;水权管理是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水权明晰是水资源市场配置的先决条件。基于以上考虑,在论文的4~9章分别阐述了上述相关因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寻了问题根源,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实证、规范分析方法,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本项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 其一,运用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节水补偿机制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节水补偿的数量界限,揭示了节水补偿投入与节水效果之间的数量关系。其二,运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建立了水价及农产品价格与农民利润最大化关系的数学模型,揭示了明晰水权与水价政策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指出了在不同的水权状况下,应采取的水价政策。其三,针对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构造了分阶段实施的水价模型以及农业水权初始分配模型。其四,针对水资源保护中“总量控制”下排污许可制度实施的障碍,提出了由流域分配取水和排污权,并对取水口和排污口进行监控的对策思路。其五,提出了适应自然资源和环境间的内在规律,成立国家自然资源和环境委员会,在国家层次上保障各种资源政策和环境政策的统一性,改组现有流域管理机构为流域决策机构的执行机构,改组区域水管理部门为区域水务管理部门,实行灌区服务市场化,将灌区作为特许经营的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造灌区产权结构,运营灌区资产和提供供水服务的一整套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构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初龙;;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李颖明;;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09期
3 余青;张和喜;房军;方小宇;李长江;;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4 王茹;;汾河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J];山西水利;2009年04期
5 王虹;;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年05期
6 李发东,李隆海,张秋英,张万军;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节水灌溉;2001年04期
7 蔡国英;陈兴鹏;夏永久;;西北地区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生态经济;2006年05期
8 蔡国英;陈兴鹏;夏永久;;西北地区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因素及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06年04期
9 李曦,张俊飚,邓海英;我国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2年02期
10 房军;袁维刚;张和喜;;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08年08期
11 唐振华,张静,贾志宽;宁夏南部旱区农业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3年04期
12 刘愿英;代世伟;范永贵;万亮婷;;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年06期
13 江平;西部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J];农村经济;2005年09期
14 苏萍;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节水农业[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0年03期
15 侯新;刘玉邦;梁川;王凯;;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09期
16 熊国富;;青海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开发利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17 李素英;节水型技术对农业水资源的替代[J];农业技术经济;1994年03期
18 罗素梅;;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0期
19 刘作新;试论东北地区农业节水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10期
20 高翔光;董克宝;;农业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靖;文俊;;云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问题及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杨金忠;;农业水资源与前沿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3 张金渝;金航;王波;赵振玲;张智慧;李林玉;潘俊;;云南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4 武京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与对策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5 唐要安;刘芳芳;张海波;;矿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矿山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周德群;吴永勤;;论我国煤炭资源储采比与可持续利用问题[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7 张志新;;试论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何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初探[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郭立友;武咏;刘景华;;浅论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A];2005年山东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应群;陈士林;;低空遥感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应用研究[A];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曦;中国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2 夏建国;四川农业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雷波;农业水资源效用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石丽忠;辽宁省农业水资源评价与优化配置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5 徐征和;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柏文峰;云南民居结构更新与天然建材可持续利用[D];清华大学;2009年
7 李贻学;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政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8 刘布春;河套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9 王学渊;基于前沿面理论的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马培衢;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述;山东省农业水资源保护及循环利用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2 杨力扬;敦煌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栗楠;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光斌;国土规划法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黄静芳;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张毅婷;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立法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金学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彦敏;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9 王齐;湖南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10 吴玉萍;基于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资产化管理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启军 付强 李天霄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构建区域农业水资源安全性评价体系[N];中国水利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孙巡;平衡保护与开发,实现滩涂可持续利用[N];新华日报;2009年
3 汕头市副市长 苏耀光;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N];南方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胡必强记者 解悦;中国农村资源如何可持续利用?[N];南京日报;2008年
5 市节水办 刘迎伟;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N];武威日报;2007年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长 汪恕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6年
7 张世忠;推广封山保育和承包采集促进松茸产业可持续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6年
8 市水利局局长 张清和;转变用水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N];盘锦日报;2006年
9 吕海波 整理;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N];中国化工报;2010年
10 付德民;以法治水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N];鞍山日报 ;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