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梨花药培养研究简报[J];中国果树;1979年02期 |
2 |
王蒂;冉毅东;戴朝曦;;马铃薯花药培养中高温前处理的作用及不同基因型的反应[J];中国马铃薯;1990年03期 |
3 |
吴甲林,钟秋兰,农方红,陈曼玲,张惠英,郑比兰;花药培养育成玉米纯系及其杂交组合的试种[J];中国科学B辑;1983年02期 |
4 |
张慧英;韦家川;郑比兰;;提高玉米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的研究[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1990年03期 |
5 |
邢永萍,张树根,蒋钟仁,张军民,李春林,李春玲;辣椒新品种海丰28号选育初报[J];辣椒杂志;2004年04期 |
6 |
徐龙珠;玉米花粉自交系的培育及其性状遗传[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
7 |
马兰;;浅谈玉米单倍体的产生途径[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
8 |
陈斌;耿三省;刘凡;张晓芬;张宝玺;;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后代性状分离的观察与研究[J];辣椒杂志;2006年01期 |
9 |
张恩慧;欧承刚;许忠民;程永安;;甘蓝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形成影响因子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11期 |
10 |
;农垦系统几项科研成果简介[J];中国农垦;1980年03期 |
11 |
周毓珍,钱虎君,吕兴泉;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花药培养初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
12 |
陈远孟,吕志仁,韦鹏霄,岑秀芬;花药培养对光(温)敏核不育系亲和力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2002年03期 |
13 |
蔡连华,雷建军,陈国菊,曾国平,曹必好;彩色甜椒花药培养若干影响因子的研究[J];中国瓜菜;2005年04期 |
14 |
冯辉;刘如娥;王超楠;李丹;;小菘菜花药培养获得再生植株[J];园艺学报;2007年05期 |
15 |
刘广霞;张晓伟;蒋武生;原玉香;姚秋菊;;温度及培养基中添加物对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
16 |
李建斌;王神云;季核亮;王红;万雁玲;;低温预处理和取材部位对甘蓝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
17 |
谷佳南;司龙亭;高兴;王万清;郑丽梅;;黄瓜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
18 |
薛光荣;费开韦;胡军;赵惠祥;;草莓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简报[J];中国果树;1980年01期 |
19 |
杨弘远;周嫦;;水稻幼花直插培养诱导花粉孢子体发育的实验[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1年05期 |
20 |
葛美芬,白和盛,谭长乐,杨翔平;籼型杂交稻和野败不育系的花药培养及其在品种改良上的应用[J];江苏农业学报;1986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