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业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农产品品质的竞争必将成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焦点。在WTO框架下,中国只有积极顺应世界绿色消费潮流,加快发展适合我国国情并能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才能冲破绿色贸易壁垒,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而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是一项包含生产、流通、消费和管理等多个环节在内的跨部门、跨学科的复杂系统工程,只有从系统的角度、站在绿色食品经济的高度,来探寻绿色食品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根源,才能深层次地揭示其本质机理,探索其可行路径,构筑其良好的支撑体系,才能提出操作性更强、参考指导价值更大的政策取向与对策思路。因此,加强绿色食品经济研究就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
本文综合运用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从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入手,以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的绿色食品经济如何加快发展为主线,通过深入系统地研究与探讨,梳理了进一步发展绿色食品经济的对策思路和实施要点,为顺利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开辟了新途径。
全文分为三部分共八章:导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与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等。第二部分分析了绿色食品经济的理论与现状。包括对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域外经验的归纳与概括、对中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演变轨迹、贡献作用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剖析,以期找寻障碍其发展的主要因子。第三部分为对策研究,构成本文的核心内容。按照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逻辑顺序,分别就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目标体系与运行机制、发展模式、市场行为以及发展的支撑体系等四个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我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与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1.提出了绿色食品经济的概念,为今后绿色食品的理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对绿色食品经济发展机制作了探讨,通过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的构建,揭示了绿色食品经济发展运行的内在机理与运行规律。
3.以完达山的“四位一体”模式、深圳果菜的“五化牵动”模式和草原兴发的“四新内化”模式为主,系统地归纳了我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内核作了提炼与解析,对我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具有路径指向作用。
4.率先对绿色食品经济发展支撑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以市场、资金、科技、质量管理、信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框架。
5.尝试性地将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引入到绿色食品市场行为分析中,分别构建了绿色食品供给市场与需求市场的博弈分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