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脱臭馏出物中维生素E的的提取及功能研究
【摘要】:油菜在中国和世界上都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油菜籽制油过程中会产生的脱臭馏出物含维生素E4~7%,是维生素E提取的一种宝贵资源。我国是油脂生产大国,每年产生脱臭馏出物有6万~12万吨。本课题对菜籽V_E从制备到生理功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一、本文首次研究了用带携带剂的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从菜籽脱臭馏出物中萃取V_E的优化工艺,其结果如下:
利用响应曲面实验设计对最佳的酯化和水解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的最佳实验条件分别是:酯化温度65℃,酯化时间3hr,浓硫酸用量是0.04%;水解-甲酯化温度73.7℃、水解-甲酯化时间2.1hr,甲醇鈉用量是0.51%。此条件下,FFA酯化率达90%以上,甘油酯水解率也达90%,V_E损失率在15%左右;得到的酯化终产物V_E含量为5.94%,5.94%的酯化终产物的产率为55.05%。
在对样品酯化方法、萃取压力、萃取分离温度、流量等参数进行初步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其优化参数为首先在12.0MPa、萃取温度60℃、分离温度场60℃-60℃-60℃-60℃,流量15.0kg/hr下萃取脂肪酸甲酯等物质至恒重即萃取物占原料质量80%左右后(由预实验知收集样达80%左右后,此萃取压力下几乎无物质被萃取出)。再改变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0.0MPa、萃取温度40℃、分离温度场40℃-55℃-70℃-80℃、流量25.0kg/hr进行第二步超临界萃取,收集样总重占原料质量11%左右时,停止收集(由预实验知收集样达11%后,再萃取的收集样中,V_E含量极少,且很难萃取出)。提取物V_E浓度达到17%以上,V_E含量17%以上的提取物的产率为11%。
研究了甲醇、乙醇及混合醇(甲醇∶乙醇=2∶1)作为携带剂,对超临界CO_2萃取V_E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三种携带剂都缩短了V_E的提取时间,但对V_E的含量、目标萃取物(指V_E含量在40%以上萃取物)的质量及其中V_E的质量的影响,却因所用携带剂的量不同,而有不同效果。其中4%的混合醇的萃取效果最好,可使V_E的含量提高到50—55%,提取时间减少33.3%,使V_E含量40%以上的目标萃取物的质量提高31%,提取时间减少了28.6%,其中所含V_E的质量提高了0.55倍。用4%的混合醇作为携带剂时,得到超临界萃取物中菜籽V_E含量54.17%,V_E含量在50%的提取物的产率为0.84%。
二、首次对超临界萃取的菜籽V_E的异构体的组成及理化特性进行了初步鉴定。
通过LC-MS-MS对V_E进行了定性分析,其中菜籽α-生育酚相对含量为12.01%,β-+γ-生育酚占总生育酚的59.29%以上,δ-生育酚占总生育酚的28.70%。
菜籽脱臭馏出物中维生素E的提取及其生理功能研究
与菜籽脱臭馏出物相比,通过超临界CO:萃取后的菜籽VE浓缩物的旋光度升
高为45.90,酸价、皂化价、重金属含量(铁、铅和钻)、折光度和灰分含量则均下
降分别为15.88 mgKo川g油、80.00 mgKO习g油、1.8435PPm、1.4765,0.1733%,而
且重金属含量到低于国家食用标准。这说明超临界COZ萃取的VE浓缩物理化指标
得到了改善。
三、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菜籽V:对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的效果,表明菜籽VE对预防和
治疗高血脂具有较好的功效。
菜籽V:能降低小鼠的增重幅度,降低血清TC、血清Al、小鼠的粪湿重和粪干
重。实验结果显示Q一VE只能降低血清MDA,对于别的指标都不明显。而菜籽VE
和。一VE混合组能降低血清TG、血清Al、血清MDA、肝系数和肝脏TC。菜籽VE
对高血脂有预防效果的作用机制之一是由于卜vE促进了胆固醇等物质的排泄,从而
降低了血清TC和Al。VE降血脂的另一机制是通过VE抗氧化性对LDL起保护作用,
从而对小鼠的血脂起降低作用,同时由于抗氧化性,可以清除产生的氧自由基,减
少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降低血清MDA值。此外,VE还作为免疫因子来提高系统
的免疫能力,如保护SOD酶活性等。
在vE治疗小鼠高血脂实验中,Zoom叭g’d菜籽vE组对小鼠血清TG和肝脏TG
降低有显著性效果,而与a一VE混合组和与幽醇混合组对小鼠血清TG和肝脏TG无
显著性效果。其他实验结果无差异。从这些实验结果可知,菜籽v:治疗高血脂效果
要好于Q一VE,这说明VE降低血脂的机理主要是通过VE的抗氧化性起作用。
四、菜籽V:有抑制5.80肿瘤生长的作用。通过对Hda宫颈癌细胞的凋亡机理研究
首次发现,菜籽V:对Hela细胞的生长影响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不是通过改变细胞
周期途经来实现的。
菜籽VE是否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它的机理如何,目前鲜见报导。为此,本文特
从活体和离体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如下:
菜籽VE能显著得抑制肿瘤生长,a-VE和与a一VE混合组也有一定得抑瘤效果,
与Cy对照组相比,没有减少荷瘤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和阻碍小鼠生长的现象发生。
菜籽VE高剂量组可以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a一VE组
和与a一V:混合组除能显著提高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和HC,gM的含量,但对HClgG的
含量影响不显著。菜籽vE对HClgG和HClgM含量的提高没有显著影响,但其高剂量
组却可以显著提高SOD值,降低MDA值。a-VE组和与a-vE混合组也可以显著提
高SOD值,降低MDA值。从肿瘤病理学分析,VE高剂量组呈现明显的周边及中心
坏死现象,并且
|
|
|
|
1 |
李歆,雷霆;气相色谱法测定脱臭馏出物及其浓缩物中的维生素E含量[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1995年02期 |
2 |
周泉城,吴谋成;菜籽脱臭馏出物中天然维生素E的超临界流体萃取[J];中国粮油学报;2004年01期 |
3 |
罗从信;维生素E——用于聚乙烯的稳定剂[J];塑料助剂;1999年01期 |
4 |
艾丽思;压力、疲劳与天然维生素E[J];食品与生活;2001年05期 |
5 |
刘志东
,余善鸣
,刘天志
,姚旭
,孙强;维生素E对猪肉品质的影响[J];肉类研究;2004年03期 |
6 |
伟;国外公司推出维生素E用作塑料抗氧剂[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7年04期 |
7 |
蔡秋声;国外维生素E制品开发应用及市场动向[J];粮食与油脂;1994年04期 |
8 |
蒋崇文,何德文;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析天然维生素E[J];粮食与油脂;2005年03期 |
9 |
孙欣;徐雅琴;崔崇士;;南瓜籽油的化学组成及开发利用[J];中国粮油学报;2008年02期 |
10 |
赵士豪,路新利,郭会灿;维生素E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J];山西食品工业;2005年01期 |
11 |
代兵,陈安国;维生素E改善畜禽肉质的研究综述[J];粮油食品科技;2005年03期 |
12 |
赵昕;;水分散性维生素E的研究[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0年04期 |
13 |
张肇富;减少咸肉中亚硝胺的维生素E盐[J];江苏食品与发酵;1997年01期 |
14 |
朱世永;维生素E新分离法[J];粮食与油脂;1999年01期 |
15 |
崔旭海;;维生素E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食品工程;2009年01期 |
16 |
冀亚飞
,潘显道
,俞书宏
,庞孝轶;维生素E的合成[J];安徽科技;1994年09期 |
17 |
徐;日本Eisai首次在海外建维生素E装置[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8年16期 |
18 |
王瑞英,汤静,张丽静,王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种植物油中维生素E含量[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19 |
孙美侠,李成文,王若兰;高温下维生素E对杏仁品质的影响[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20 |
王明月,王秀兰,袁宏球,尹桂豪;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带水果中维生素E含量[J];热带作物学报;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