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前后坝下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
【摘要】:本文研究了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前后坝下枝城至荆州江段2002年至2003年渔业水环境现状,并对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坝下渔业环境出现异常现象展开了调查,结果如下:
1.枝城和荆州监测断面2002年水质总铜、总铅和非离子氨3项参数超标,超标率分别为83.3%、37.5%和16.3%。2003年超标参数有总铜、总铅、总磷、非离子氨和石油类5项,超标率分别为13.6%、6.7%、31.8%、30.0%和100%。
2.枝城、荆州两断面2002年综合水质指数分别为1.601和1.923,2003年综合水质指数分别为0.868和0.806,2003年两断面综合水质对比2002年趋于好转。
3.长江水体污染以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为主,丰水期污染程度大于平、枯水期。
4.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坝下枝城至荆州江段悬浮物含量下降明显。对比2002年同期,下降范围为43.45%-89.66%,两断面平均下降69.50%和71.55%。
5.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坝下枝城和荆州江段河道水温在夏秋季节比2002年下降1.1℃-1.2℃,冬季水温上升0.4℃-0.5℃。
6.三峡大坝泄流导致坝下江段水体中D.O饱和度大幅上升,枝城点D.O饱和度峰值达130.2%,荆州为118.6%。
7.三峡大坝泄流,坝下长江中游部分江段表层水对鱼类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调查表明江水气体过饱和是主要致死原因。
|
|
|
|
1 |
童潜明;;都江堰的防旱启示[J];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08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