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短季棉抗氧化酶和蔗糖相关酶生化研究

陈全求  
【摘要】: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主要从抗氧化酶活性上研究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的生理生化机制和从蔗糖相关酶活性上研究新疆生态条件下棉纤维糖含量高的原因。 1.选用6个短季棉纯系(3个早熟不早衰品种、3个早衰品种),采用双列杂交设计,在棉花发育的各个时期,对植株亲本及其杂交F_1的抗氧化酶系统(CAT、SOD、POD等)的酶活性、MDA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各个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早熟不早衰亲本的抗氧化系统保护酶CAT酶活性、SOD酶活性、POD酶活性一般都高于早衰亲本,其MDA含量低于早衰亲本,叶绿素含量特别是后期,两种类型亲本差异最大。杂交一代在生化和农艺性状上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根据生化分析和早熟性调查结果,短季棉株体内的POD酶活可作为早熟不早衰品种的早代选择的一项指标。 在农艺性状上,研究表明子叶面积和真叶面积以加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率也较高。产量性状(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铃重、成铃数)以显性效应为主,其次为加性效应;株高也以显性效应为主;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的狭义遗传率和广义遗传率均较高;其次单铃重和株高也有较高的狭义遗传率和广义遗传率。早熟性状生育期、始蕾期、始花期和果枝始节4个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为显性效应. 短季棉CAT酶活、SOD比活为显性效应核遗传;CAT比活、POD比活、SOD酶活以显性效应核遗传为主,也存在一定的细胞质遗传效应;POD酶活以加性效应核遗传为主,但同时也存在显著细胞质遗传效应。从而可明确棉株体内的生化性状同时受细胞核和细胞质两套遗传体系控制的遗传特点。 2.选用三个短季棉纯系(1个黄河流域品种、2个新疆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三个品种的的蔗糖,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相关酶(SS、SPS、AI)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在三个品种中,研究发现新陆早6号不适应在内地种植,表现为产量低,营养生长过剩,生殖生长滞后。在新疆试点,三个品种中,以中棉所36号成熟纤维含糖量最低,其次是新陆早13号。在棉花纤维发育前期,上部果枝棉纤维的蔗糖和可溶性糖低于中部和下部果枝的含量,以中部果枝的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纤维发育后期上部果枝的蔗糖和可溶性糖高于中部和下部果枝的含量,而对于蔗糖相关酶,在棉花发育开花前1到开花后36天都表现为上部果枝的酶活性低于中部和下部果枝。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新疆的棉花纤维在发育过程中和最后的成熟阶段,其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河南安阳,这是因为新疆的气候条件下温度高,日照时间长,导致蔗糖相关酶活性高,而且温度变化快,昼夜温差大,导致前期的蔗糖合成酶和转化酶活性高,而后期它们的活性低,对糖的利用率低,糖大量积累,增加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邓绍华,蒋国柱;短季棉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生理特异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7年03期
2 王育林,邵启凤;短季棉连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1991年04期
3 张存信;论我国短季棉的开发和应用[J];种子;2000年06期
4 李世云,陆景洪,杨玉枫,王明华;短季棉——邯241[J];中国棉花;2001年06期
5 吴旻;短季棉新品种——鄂棉13号[J];湖北农业科学;1990年03期
6 田志刚,张淑芳;短季棉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相关分析[J];中国棉花;1996年02期
7 赵世春;江汉平原种植短季棉的气象条件和发展前景[J];湖北农业科学;1998年02期
8 喻树迅,黄祯茂;我国短季棉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棉花;1989年02期
9 余学科,王振乾,银川,王锐,段永民;我国短季棉纤维品质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张存信;短季棉品种合理密植技术[J];种子科技;2003年01期
11 崔世友,韩世杰,韩广琴;早熟短季棉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1996年03期
12 林昕,姜艳丽,马纪农,董哲生,姬翠萍,齐宏立,解翠萍;早熟短季棉花新品种晋棉17号选育[J];中国棉花;1997年05期
13 邬飞波,许馥华,洪彩霞;种植密度和EDTA对短季棉产量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1997年01期
14 杜建,郭学农,邢宏宜;短季棉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01年01期
15 李秋芝;杨中旭;高东玉;由瑞丽;赵建华;;山东省短季棉品种的更新推广与栽培[J];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10期
16 承泓良;短季棉育种技术[J];江西棉花;1994年03期
17 潘钢敏,陈卫军;萧山市热量资源与短季棉品种引选[J];浙江农业科学;1996年05期
18 徐淑贞;麦套短季棉节水灌溉制度[J];河北农业科技;1996年03期
19 张存信;短季棉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8年10期
20 邬飞波,李秀英,许馥华;短季棉与中熟棉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J];棉花学报;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职明星;石晓华;张阳阳;王保娟;;浅谈土地流转带给短季棉的发展契机[A];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宋建中;姜艳丽;解翠萍;皇甫张龙;胡晓丽;;短季棉品种的遗传改良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杜建;冀炜;贾涛;安成立;王俊峰;夏志明;邢宏宜;张永科;王小梅;;陕西短季棉生态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范术丽;张存信;;粮棉立体种植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推广短季棉夏播栽培[A];全国立体农业与庭院经济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5 廖长秀;汪晖;;正常及肾损伤大鼠肾脏和肝脏抗氧化酶系统功能变化和联系[A];第八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暨第七届Servier奖颁奖大会会议摘要集[C];2003年
6 宋美珍;喻树迅;范术丽;原日红;黄祯茂;;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生化性状的遗传分析[A];中国棉花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毛丽娟;;运动训练对大鼠肝脏、心脏、骨骼肌谷胱甘肽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张祥胜;;低能离子注入提高甘草抗逆性的初步研究[A];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清连;鲁玉贞;职明星;胡佩实;;百棉2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A];中国棉花学会2005年年会暨青年棉花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邱俏檬;缪心军;卢中秋;王萍;;二甲基甲酰胺对小鼠肝功能、氧化酶及抗氧化酶的影响[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法富;短季棉衰老的激素变化及衰老相关基因的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2 范术丽;短季棉早熟性相关性状的遗传及其QTLs定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3 喻树迅;我国短季棉遗传改良成效评价及其早熟不早衰的生化遗传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宋美珍;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生化遗传机制及QTL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胡根海;棉花Cu/Zn-SOD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张丽珍;多菌灵降解菌的降解特性及GFP标记[D];山西大学;2007年
7 赖齐贤;基因枪介导P_(SAG12)-IPT基因转化非洲菊及其抗衰老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史静;杂交水稻对土壤Cd、Zn吸收与Cd耐性的基因型差异[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9 邵国胜;水稻镉耐性和积累的基因型差异与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于霁雯;短季棉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重要农艺和经济性状的QTL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鸿;超早熟短季棉赛络纱产品及其牛仔布的开发与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平;麦茬移栽短季棉生长发育和营养吸收及产量形成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宋美珍;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生化机制及遗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4 窦俊辉;短季棉群体的SOD活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董娜;短季棉早熟及相关性状的混合遗传与QTL定位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10年
6 孔德晶;短季棉早熟性状QTL的分子标记及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崔凯;盐碱胁迫条件下羊草抗氧化酶系统对高压芒刺静电场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全求;短季棉抗氧化酶和蔗糖相关酶生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9 周健华;阿拉善荒漠区特有植物长叶红砂耐盐胁迫的生理响应[D];内蒙古大学;2008年
10 田慧敏;苯并(a)芘对线虫发育和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圆;麦后直播短季棉 技术措施要跟上[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0年
2 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 陈建平 张萼 王海洋 蔡立旺;短季棉——夏播作物新选择[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3 通讯员 张静华康 记者 刘兴华;菜棉两不误 巧种增收入[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玉芹;抗虫短季棉定苗要“去壮留弱”[N];河北科技报;2006年
5 方圆;中棉所50短季棉适合麦茬种植[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6 朱改芹;中国农科院新法育种让短季棉质更优[N];农民日报;2004年
7 张静 蔡占奎;武邑:“菜后复播短季棉”试种成功[N];河北科技报;2007年
8 喻树迅;短季棉缓解了粮棉争地矛盾[N];科技日报;2008年
9 祁家录;我市引进短季棉长势良好[N];淮南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禾;早熟棉花各显神通[N];科技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