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IC/△apxIIC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的研究

林荔雯  
【摘要】: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给世界各地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是利用本地主要流行的血清型进行免疫接种。目前商品化的全菌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能够减轻同源血清型菌引起的临床症状并降低死亡率,但不能降低发病率、慢性感染和阻止肺部病变,对异源血清型菌的感染也不能提供完全的交叉保护。可以说,采用灭活苗和亚单位疫苗免疫不是最好的选择,迫切需要更安全、高效的新型疫苗来预防和控制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与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不同,APP的自然感染或试验感染能够诱导抗任何异源血清型的保护。而且弱毒活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有能够重复提呈抗原和持续性刺激免疫应答的优点。因此通过缺失毒力因子构建弱毒活疫苗已成为国内外疫苗研究的热点。构建APP突变株的传统方法存在很多缺陷。利用化学或转座子介导的突变方法存在随机性,遗传背景不明晰;而通过传统的同源重组方法导致靶基因突变而获得的突变株最后含有抗性标记,由于不符合生物安全性要求不能作为疫苗株用于疫苗生产。 鉴于上述背景,本研究旨在以本地分离APP-1型菌株SLW01为亲本菌,缺失ApxI和ApxⅡ的激活因子apxⅠC和apxⅡC,构建不含抗性标记的APP双基因缺失株,从而发展一个能提供有效的交叉保护效率的无外源基因的安全、廉价的APP弱毒活疫苗菌株来预防和控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与流行,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 1.基因的克隆与重组自杀性质粒的构建 参照GenBank中apxⅠapxⅡ基因的序列,从SLW01中扩增了apxⅠC和apxⅡC基因的上下游片段。将得到的上下游片段,连接到携带蔗糖敏感基因(SacB)的自杀性质粒pEMOC2上,构建缺失了385 bp的apxⅠC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EM△ⅠC和缺失了340 bp的apxⅡC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EM△ⅡC。 2.接合转移与缺失株SLW02、SLW03的筛选鉴定 以转化了重组自杀性质粒pEM△ⅠC的大肠杆菌β2155为供体菌,APP-1型菌株SLW01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转移。涂布氯霉素(Cm)抗性平皿并转印到含10%蔗糖的平皿上,筛选Cm抗性(Cm~R)蔗糖敏感(Sur~s)的接合子,进一步用PCR鉴定重组自杀性质粒已经整合到染色体中。鉴定正确的接合子在不含NaCl的培养基中培养促使第二次同源重组的发生。涂布含10%蔗糖的平皿,并转印到Cm平皿上,筛选出Cm敏感(Cms)蔗糖抗性(Sur~R)的克隆,用进行PCR鉴定,以确定发生了第二次交换,重组自杀性质粒已经丢失。从而构建单基因缺失株SLW02。在单基因缺失株SLW02(△apxⅠC)的基础上,用转化了质粒pEM△ⅡC的大肠杆菌β2155作为供体菌,单基因缺失株SLW02(△apxⅠC)作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转移,用同样的方法构建双基因缺失株SLW03(△apxⅠC/△apxⅡC)。 3.缺失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在绵羊血平皿上测定SLW01、SLW02和SLW03的溶血活性,结果显示SLW01具有极强的溶血活性,单基因缺失株SLW02(△apxⅠC)具有较弱的溶血活性,而双基因缺失株SLW03(△apxⅠC/AapxⅡC)则失去了溶血活性。 用Western blot检测双缺失株SLW03和亲本菌SLW01中毒素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SLW01和SLW03都能够分泌毒素Ⅰ和毒素Ⅱ,说明apxⅠC和apxⅡC基因缺失后,SLW03仍然可以分泌无毒力的毒素。 将缺失株和亲本株都进行活菌计数,绘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缺失株SLW02和SLW03与亲本菌比较,生长速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apxⅠC和apxⅡC的缺失对SLW01的生长无影响。 测定亲本菌和缺失菌在Balb/C小鼠体内的毒力,计算LD_(50)的值。结果显示,与亲本菌SLW01比较,单基因缺失株SLW02(△apxⅠC)的毒力降低了约200倍,双基因缺失株SLW03(△apxⅠC/AapxⅡC)的毒力降低了约2000倍。 4.双基因缺失株SLW03(△apxⅠC/AapxⅡC)对小鼠的免疫试验及攻毒保护试验 将SLW03和1、2、7型三价灭活疫苗分别免疫Balb/C雌鼠,免疫2次,间隔2周。于免疫前、一免后2周和二免后2周分别检测了APP-1 IHA抗体和毒素ELISA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未免疫组的小鼠在整个试验过程血清抗体均呈阴性。结果显示,SLW03免疫小鼠后不但能够刺激机体产生较高的菌体抗体,而且能够产生较高的毒素抗体。灭活苗免疫组只能产生IHA抗体,不能产生毒素抗体。二免两周后,分别用低剂量(10 LD_(50))和高剂量(100 LD_(50))的同源血清型1型(SLW01)和异源血清型7型(XFNZ)攻毒。对于低剂量的攻毒,SLW03免疫组和灭活疫苗免疫组的小鼠都得到了100%的保护。对于高剂量的攻毒,SLW03对1型的保护率是100%,7型是75%。而灭活疫苗免疫组对1型和7型的高剂量的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25%和37.5%。所以弱毒菌株SLW03在小鼠中的免疫效力优于传统灭活疫苗。 5.SLW03(△apxⅠC/△apxⅡC)对断奶仔猪的免疫试验及攻毒保护试验 将SLW03分别通过肌肉免疫和鼻内免疫两种途径免疫断奶仔猪,免疫2次,间隔2周。于免疫前、一免后2周和二免后2周分别检测了APP-1 IHA抗体和毒素ELISA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两个免疫组的IHA抗体和ELISA抗体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但第28天,鼻内免疫组的ELIS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肌肉免疫组。二免两周后分别用同源血清型(1型)和异源血清型(9型)进行攻毒。结果表明,所有免疫组的猪都得到了100%的保护,对照组的猪并没有产生任何保护。免疫组的猪肺损伤指数和临床症状指数都显著低于未免疫组,相同血清型攻毒的鼻内免疫组的肺损伤指数显著低于肌肉免疫组。所以鼻内免疫途径比肌肉免疫途径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桂文龙;魏宁;李巨银;刘运镇;苏治国;徐婷婷;;16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年15期
2 董伟;李孝文;李艺;杨小丰;康丹菊;赵晴晴;孙志良;;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J];畜牧与兽医;2011年06期
3 郝兰亮;;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防治[J];农家科技;2011年04期
4 杜代智;;涪陵区集约化猪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学调查[J];兽医导刊;2011年S1期
5 吴文辉;金爱华;方桂明;朱建国;;上海部分猪场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1年06期
6 王荣申;杨斌;;猪副嗜血杆菌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的鉴别[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年04期
7 温鹏;;健康的猪带来健康的生活——药物和疫苗的作用[J];今日养猪业;2011年04期
8 刘涛;王瑞;陈宏智;;发酵床猪场猪蓝耳病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的诊治[J];猪业科学;2011年07期
9 喻明成;汤德元;李春燕;王凤;王彬;张晓杰;甘振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的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1年07期
10 黄毓茂;;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控策略[J];今日养猪业;2011年05期
11 王艳杰;王山宏;;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猪传染病[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12 钟美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情况调查[J];中国畜禽种业;2011年07期
13 王彩丽;匡红艳;荣俊;熊团林;;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年15期
14 徐引弟;王治方;朱文豪;梁跃;许保疆;郭成留;;间接血凝方法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7期
15 刘望宏;倪德斌;胡军勇;;浅谈规模化猪场疫病净化之相对论[J];猪业科学;2011年06期
16 付开钦;周显珍;杨玉艾;郑欢莉;杨林富;孙永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调查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17 吴凤笋;李文刚;;基因芯片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来;杨旭夫;刘杰;;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溶血素免疫原性研究[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贝为成;陈焕春;何启盖;;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子致病机理研究进展[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欣;罗满林;马魁;;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毒素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常月红;刘思国;王春来;刘慧芳;司薇;彭玮;王聃;赫明雷;杜艳芬;;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影”的制备[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常月红;刘思国;王春来;刘慧芳;司薇;彭玮;王聃;赫明雷;杜艳芬;;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影”的制备[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慧芳;刘思国;王春来;司微;王聃;杜艳芬;赫明雷;常月红;;利用体内诱导抗原技术检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体内表达基因[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宣春玲;王贵平;李春玲;罗满林;贾爱卿;;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C基因缺失疫苗菌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顾万军;梁金华;林小敏;黄良宗;王淑敏;冼琼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ⅣA毒力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王春来;刘思国;邵美丽;宫强;郭设平;孔宪刚;;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Ⅱ毒素的分子特征[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谢芳;雷连成;杨鹏;孙长江;韩文瑜;;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型基因组差减文库的构建和分析[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荔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IC/△apxIIC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2 徐卓菲;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瘟病毒的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3 刘金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毒素ApxIV的致病性及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达来宝力格;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生物被膜突变体的筛选与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杨利;APP apxIVA基因序列特性及rApxIVA/rTbpB亚单位复合菌苗对小鼠的免疫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6 黄红亮;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鉴别诊断方法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外毒素单克隆抗体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贝为成;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Ⅱ基因工程突变株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肖国生;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肺炎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芯片检测与分型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9 刘军发;胸膜肺炎放线杆菌PCR定向突变系统的初步建立及胸膜肺炎放线杆菌OmlA-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邵美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月红;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影(Ghost)的制备及其免疫效力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2 陈建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APXⅣA基因的PCR检测[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良军;胸膜肺炎放线杆菌JL03株的全基因组测序与flp操纵子的结构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葛行义;胸膜肺炎放线杆菌TbpB-ELISA的建立及zmp和arcA/arcB基因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商霖;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萘啶酸抗性菌株的选育和信号标签突变株的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6 杜爱庆;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溶血毒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对小白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肖凤新;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型特异性间接ELISA的建立与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8 刘慧芳;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质粒的序列测定与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9 焦淼;APP广东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apxII C基因缺失重组载体的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云孟克;APP1型基因组表达文库的构建及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广东燕塘兽药有限公司 江六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与防治[N];中国畜牧报;2003年
2 河北远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杜震龙;猪喘气病的危害及其防治[N];中国畜牧报;2004年
3 河北远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杜震龙;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N];中国畜牧报;2004年
4 南宫市畜牧水产局 郁京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N];河北科技报;2004年
5 江苏省农科院兽医所 倪艳秀 林继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4年
6 查红波;猪呼吸道病综合症[N];中国畜牧报;2004年
7 河北远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赵茂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N];中国畜牧报;2004年
8 程泽华;猪传染性胸膜炎的防治[N];福建科技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