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外源活性物质对几种作物抗寒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
低温抑制植物的正常生长,并对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提高植物抗寒性,降低外界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前植物抗寒研究的重点。前人在对植物喷施外源物质的手段提高作物的抗寒性方面已做过大量的研究,但使用的制剂成分较为单一、高残留,对植物还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复合外源活性物质由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混合而成,残留率低。本课题对一种新型研发的复合外源活性物质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机理和使用范围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
1.低温下,对黄瓜幼苗喷施稀释600倍的复合外源活性物质可以显著提高植株幼苗低温胁迫后的存活率和叶片含水率,从而提高植物的抗寒性。而喷施稀释400倍的复合外源活性物质会给植株带来毒害。
2.低温胁迫前喷施复合外源活性物质能够使植物恢复生长后在株高增长量、叶片数、鲜重高于胁迫后喷施处理。外源活性物质对植株不仅起保护作用,同时也降低了低温对植株带来的胁迫危害。
3.10℃下,复合外源活性物质可以提高黄瓜幼苗叶片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同时增强SOD活性,增强清除逆境情况下产生的O~(2-)和H_2O_2的能力;减少丙二醛生成量,降低其对细胞的毒害,稳定质膜相对渗透性。
4.10℃下,复合外源活性物质对西红柿、辣椒和西葫芦恢复生长后叶片数、株高、鲜重和干重的增长均有促进作用,但对西红柿在提高抗寒性和恢复生长后的促进作用大于西葫芦和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