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促植物生长细菌促进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的研究
【摘要】:我国是全世界砷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如湖南、广东和广西的某些地区均存在着大面积的砷污染土壤。土壤砷污染可以导致土地不能耕种,并且通过种植作物进入食物链从而对人群产生健康负效应。鉴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壤砷污染已成为我国非常突出且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利用植物修复治理土壤砷污染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植物修复过程中,植物的根际微生物也起着极大作用。本研究通过筛选同时具有砷抗性及促植物生长能力的根际细菌,并将其运用于盆栽实验来考察促植物生长细菌对促进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
从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根部土壤成功分离到出1株同时具有砷抗性及促植物生长能力的细菌D14。对其进行16S rRNA基因鉴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菌株D14与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NCPPB 2437~T具有99%的同源性,提交16SrRNA基因于GenBank,核苷酸序列号为GQ166481。对其进行了一系列促植物生长性能测定:D14能够利用色氨酸为前体合成吲哚乙酸(IAA),合成浓度为7.8 mg/L;在铬天青S(CAS)平板上培养2 d后能分泌嗜铁素。对其进行了砷氧化还原能力测定:在好氧培养的条件下,D14显示出高效的三价砷氧化能力,在18个小时之内对亚砷酸钠的氧化效率达到97%。
盆栽实验,采用茄子为实验植株,盆栽土壤砷浓度为100 mg/kg,温室条件培养,植株种植3个月后收样。根部接种了D14的植株相较于未接种植株,株高、地上部干重及根部干重分别为未接菌植株的1.86、1.42和2.22倍;地上部及根部的单位砷含量分别为未接菌植株的1.23、2.12倍;地上部及根部的总砷含量分别为未接菌植株的1.66、4.16倍。其中,接种D14的植株其根部干重及地上部与根部的砷含量较未接种植株均有显著性的增加。
盆栽实验结果表明菌株D14对在砷胁迫环境下的植株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缓解砷对植物的毒害,提高植物的生物量,这有可能得益于其促植物生长能力;且对植株富集砷有较大的增益效果。因此认为其在促进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方面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为为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砷污染土壤提供了较高的研究价值。
|
|
|
|
1 |
孙莲,王升富,曾百肇,周性尧;吲哚乙酸的间接光度分析法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9年06期 |
2 |
马敬中,谢九皋;氯代吲哚乙酸的研究进展[J];湖北化工;1996年S1期 |
3 |
;医药、兽药[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1年13期 |
4 |
王宏,胡胜水,周性尧;植物激素吲哚乙酸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9期 |
5 |
孙莲,王升富,曾百肇,周性尧;吲哚乙酸与磷钼黄反应及其极谱分析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7年01期 |
6 |
陈艳军,王升富;磷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吲哚乙酸[J];分析试验室;2000年03期 |
7 |
潘志明;邓天龙;;砷污染土壤的蜈蚣草修复研究进展[J];土壤;2007年03期 |
8 |
孙登明,顾海鹰,俞爱民,陈洪渊;用聚吲哚乙酸修饰电极测定肾上腺素[J];分析化学;1997年07期 |
9 |
颜金良;王立;;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蔬菜中吲哚乙酸[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8期 |
10 |
王明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的吲哚乙酸含量[J];热带农业工程;2009年05期 |
11 |
高吉刚,周杰,曲祥金;植物激素吲哚乙酸分子模板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J];分析化学;2003年10期 |
12 |
俞南雄;史志敬;王先极;;土壤杆菌sp.S-1231胞外多糖的流变学性能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1990年01期 |
13 |
钱利生,潘根生,沈生荣;内源吲哚乙酸和吲哚乙醛含量与茶树新梢生育的关系及外源α-萘乙酸对新梢生育和内源激素的影响[J];茶叶科学;1997年S1期 |
14 |
郭玉兰,陈玉铃,曹敏,李云荫;科栾2号等喷施冬小麦的试验报告[J];腐植酸;1997年02期 |
15 |
任爱萍;吲哚乙酸与磷钨杂多酸反应及其极谱分析的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
16 |
李春香,李劲,萧浪涛,沈国励,俞汝勤;植物激素吲哚乙酸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
17 |
张能刚,周燮,吴颂如;吲哚乙酸间接酶联免疫法的建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
18 |
李春香,李劲,萧浪涛,国励,俞汝勤;基于巯基自组装单层膜的植物生长激素吲哚乙酸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3年05期 |
19 |
张韶虹,郗娟,何治柯;Ru(phen)_3~(2+)-Ce(Ⅳ)化学发光体系检测吲哚乙酸的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
20 |
戚薇;李静;李剑;王建玲;杜连祥;;高产辅酶Q_(10)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的选育[J];工业微生物;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