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理论指导双通道布局下动力髋联合防旋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摘要】:动力髋(Dynamic hip screw, DHS)作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也存在术后髋内翻畸形、主钉切出和下肢短缩等并发症。“动静结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大指导原则之一,该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加快了骨折的愈合速度,提高了骨折的愈合质量。笔者认为,滑动髋部螺钉在滑动加压方面的优点符合“动静结合”中的动的部分,但因为静的部分相对薄弱,以至后期出现因为过度滑动加压和髋螺钉在股骨头内的不稳定引起的主钉切出、下肢短缩畸形和髋内翻畸形。如果能在DHS的基础上加上部分含有“静”的特性的组件,符合“动静结合”治疗指导原则,更能有效的治疗该型骨折并能降低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的:
本课题旨探讨在“动静结合”原理指导下,依据股骨近端骨小梁分布特征提出的“双通道”布局下行动力髋联合防旋钉治疗31-A1和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探讨其相对于标准动力髋治疗该骨折的合理性及优越性。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骨伤科及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治疗的获得随访的65例31-A1和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30例采用标准动力髋治疗,35例采用动力髋联合防旋钉治疗且双钉布局满足“双通道”布局特点。65例患者均为闭合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男性28例,女性37例,年龄41-88岁,平均69.9岁。此65例,根据股骨粗隆间骨折A0分型,A1型22例,A2型43例,其中A1.1型10例,A1.2型8例,A1.3型4例;A2.1型12例,A2.2型22例,A2.3型9例。本组病例未涉及到A3型骨折。本组病例术前均行胫骨结节牵引,牵引3~6d,平均4.2d。
所有患者均术前拍摄全骨盆片及患髋正、侧位片,术后第3天拍摄患髋关节正、侧位片,出院后定期复查拍摄一系列患髋关节正、侧位片直至骨折愈合。精确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后第3天和骨折愈合后患髋正位片上髋螺钉在股骨头内位置,主骨折块之间塌陷程度,及颈干角的变化。采用Student t检验比较两组间均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
65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3个月,平均11个月。标准动力髋组1例病人出现主钉切出,是一名老年肥胖骨折疏松的A1.2型骨折女性患者,因提前负重出现主钉切出,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愈,余骨折均愈合。测量数据行t检验,取P=0.05,两组间在主骨折块塌陷程度和下肢短缩程度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关于主钉在股骨头内位置移动程度和髋内翻畸形程度方面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联合防旋钉组优于标准动力髋组。
结论:
股骨近端骨小梁按其髋部生物力学特点呈螺旋型排列,标准动力髋虽然有滑动加压作用,但单主钉植入不能提供很好的防旋作用,是标准动力髋固定后主钉切出的主要原因,也就是“静”的方面不足表现。按“双通道”布局施行动力髋联合防旋钉较标准动力髋治疗31-A1和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不仅保留了标准动力髋滑动加压的优势,并能有效的预防主钉在股骨头内移动,符合“动静结合”的治疗原则,能有效的预防主钉切出及髋内翻畸形发生,是一种较标准动力髋固定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的有效的内固定治疗方法。
|
|
|
|
1 |
张林;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J];四川中医;2000年05期 |
2 |
李彤,陈鲁峰,王亚生;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114例[J];福建中医药;2000年06期 |
3 |
张经纬,刘文虎,朱文杰,崔勇;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186例回顾[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年01期 |
4 |
范镜林,杨劲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J];广西医学;2000年06期 |
5 |
叶劲,莫茅;难复位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6 |
申觉德;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96例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0年06期 |
7 |
黎建义,苏培基,黄星垣,徐伟光;康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35例[J];现代康复;2000年11期 |
8 |
邬强,杨宗显,赵泰晟,何年东;手法复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2例[J];中国骨伤;2000年05期 |
9 |
吴阳,向保国;股骨粗隆间骨折四种手术治疗方法体会[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
10 |
黄载国,温殿学;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医师进修杂志;2003年16期 |
11 |
章芃,葛成材,谢一平,王耀华,汪云志;股骨粗隆间骨折128例手术治疗体会[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1期 |
12 |
姜丹青;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附177例病例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2期 |
13 |
杨孙强
,李如兟,邓恩殷;手术治疗骨质疏松致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03年04期 |
14 |
肖合热提·阿不都热合曼;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0例疗效分析[J];新疆中医药;2003年04期 |
15 |
费红良,钱为平,王三忠,俞新荣,李祯华,夏增兵,闵继康;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法与疗效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03年02期 |
16 |
刘怀莹;力臂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
17 |
曹成福,周军杰,纪斌,成翔宇,石文俊;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03年06期 |
18 |
段宝华;师宝勤;;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2例[J];基层医学论坛;2003年02期 |
19 |
刘瀚霖,邓志成,庄正陵;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4年03期 |
20 |
高明林,李永新,吴晓冰,李艳会;动力髋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