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发酵虫草菌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观察

杨青  
【摘要】:目的 探讨发酵虫草菌粉联合复方ɑ-酮酸及优化蛋白饮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脾肾气虚证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 1.所选60例患者均为2012.3-2013.3在湖北省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并可确诊为脾肾气虚的病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各为3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ɑ-酮酸和鱼、肉、蛋、奶等为主优质蛋白饮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发酵虫草菌粉。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透析时间、化验指标、原发病、透析参数(Kt/V≥1.2)等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2.入组后,由研究者或护士对患者进行饮食教育,包括饮食摄入、如何填写饮食日记。记录访视前2天(即透析间期)的人体测量结果,同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其中所测营养指标包括BMI、握力、ALB、Hb、PA、TG、CHO、CRP,血生化指标包括Scr、血钙、血磷、血钾,并记录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对照组给予开同0.075-0.12g/kg/d(630mg/片,每5-8kg体重1片)及优化蛋白饮食(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予处方0.8-1.2g/kg/d的蛋白摄入量,其中50%左右为优质蛋白,能量摄入保证30-35kal/k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发酵虫草菌粉,1.0g/次,3次/天。观察期间给予患者持续饮食指导。3个月后复查,观察患者营养治疗的疗效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以作出疗效评估。 3.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均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1.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TG、CHO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LB、Hb、CRP、PA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Hb、CRP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ALB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PA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ALB、PA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血钙值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磷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在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分值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分值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分值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4.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有效率为56.67%,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异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发酵虫草菌粉联合复方ɑ-酮酸及优化蛋白饮食不仅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LB、PA、Hb、血钙、TG、CHO、CRP、血磷,而且在改善ALB、PA方面较单纯应用复方ɑ-酮酸效果更明显。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营养状况、血脂代谢、钙磷代谢及微炎症状态均有明显改善,并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食少纳呆,气短懒言等临床症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裴风;付畅;;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S1期
2 魏萍;姜雪;曲悦;崔国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应用及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8年10期
3 周进;刘牧;;不同血红蛋白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9年12期
4 李冬梅;;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03期
5 徐世清;;5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34期
6 黄利萍;马和群;;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年04期
7 黄秀凤,杨晓涛,卢英荣;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3年04期
8 许文琳,王轶,刘晓莉,周源,何娅妮;左旋肉毒碱(雷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5年10期
9 卞淑芬;宋丽华;周丽英;解东;卢延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患病相关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06年04期
10 黄颜颜;;左旋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的肉碱缺乏症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6年04期
11 戴晓霞;孟庆香;裴惠;王敏;;益气补肾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免疫功能和骨代谢异常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12 申玉兰;;补充左旋肉碱对肾性贫血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13 唐社兰;史月田;;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14 李卫华;程励屏;;夏季低温血液透析对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7年09期
15 周勤;;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实施[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年09期
16 刘茂林;徐刚;蒋挺英;钟晓春;赖登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浙江医学;2007年10期
17 赵杰;胡金键;;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04期
18 岳晓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J];医药论坛杂志;2008年08期
19 夏虹;;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8年15期
20 林萍;邢沈阳;;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玉珍;;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猝死情况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施素华;陈丽云;邹琼芳;李燕娃;郑毅娜;;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施效果[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贾小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孟秀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赵春燕;;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吴以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贫血时血清脑钠肽水平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马艳瀛;;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徐秀花;;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A];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向晶;许秋娜;;个体化有氧运动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8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8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邱模炎;孙慧;李楠;王绍华;陈忠英;栾洁;李葆青;刘晓丽;;糖尿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初步观察[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非传统危险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2 贾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状态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3 曹学森;蛋白结合尿毒症毒素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宏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钙浓度对体内炎症介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5 杨宏;α-酮酸/氨基酸制剂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6 龙泉;低蛋白合并α-酮酸饮食在慢性肾脏病和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其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09年
7 田孟超;新型吡酮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8 陈月梅;硫化氢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关系的临床及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杜瑛;二苯并-21-冠-7取代衍生物的合成和在核废料液中的萃铯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邹建卫;药物分子设计中溶剂效应的量子化学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青;发酵虫草菌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朱艳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金领微;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4 赵婷鹭;磁珠耳穴贴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及舒适状况的干预效果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王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6 侯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心理状况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常守凤;1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8 南静;血必净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干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孔祥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户培华;河北部分地区城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对比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敏;复方α—酮酸片实现国产化[N];中国医药报;2011年
2 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史殿美任广科;使用药品通用名称不构成侵犯商标专用权[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吕文;尿布飘香 事出有因[N];中国人口报;2003年
4 孙雪松;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营养药”[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张锐 李小莲;血液透析患者合理饮食4原则[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张秀花 崔军强;首都七家医院对血液透析实行限价[N];科技日报;2000年
7 记者 王森;舞长链 促增值[N];盘锦日报;2006年
8 李玫;螃蟹深加工有前景[N];中国渔业报;2004年
9 匡远深;诸晓明;血透时运动能提高透析疗效[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螃蟹深加工有前景[N];中国渔业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