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通腑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此临床试验旨在观察调肝通腑汤治疗功能性便秘中医辨证属气秘型的临床疗效和证候变化情况。客观评价调肝通腑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调肝通腑汤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方法:1.选取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均为湖北省中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脾胃内科门诊就诊病例,中医辨证为气秘型,经结肠镜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所有病例均符合纳入标准,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症候积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症候积分、排便间隔时间、通便起效时间以及远期疗效。2.观察组服用导师经验方调肝通腑汤(柴胡12g,枳实10g,白芍12g,炙甘草6g,厚朴10g,木香10g,槟榔10g,陈皮10g,全瓜蒌15g,佛手12g,制首乌10g,火麻仁12g,郁李仁12g,杏仁12g)。上述药物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早晚分服,每次温服200ml。对照组服用四磨汤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愈显率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愈显率43.33%。两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2.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症候总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症候总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两组对改善中医症候均有良好的效果,但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单项症状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说明两组对各项症状均有一定疗效。治疗后两组间单项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在改善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大便性状、腹满胀痛、肠鸣矢气、情志不遂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嗳气、纳食减少症状方面,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4.排便间隔时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排便间隔时间为(1.53±0.41)天,对照组为(2.18±0.99)天,两组排便间隔时间均短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排便间隔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提示两组在改善排便间隔时间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但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5.通便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通便起效时间为(31.80±14.71)小时,对照组为(42.80±15.17)小时,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观察组较对照组起效快,通便起效时间短。6.复发率比较疗程结束3个月后回访观察远期疗效,观察组复发率11.11%,对照组复发率38.10%,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观察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提示调肝通腑汤对治疗气秘型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肠道内环境,润滑肠道,促进排便以及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高的特点,是临床上安全、有效的方剂。
|
|
|
|
1 |
王晓娟,闫皓;功能性便秘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3年02期 |
2 |
郑雪平,丁义江,许芝银;中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近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年04期 |
3 |
张长青;张国伟;张葵玲;付奕其;;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85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年09期 |
4 |
荣文舟,李泽生;功能性便秘的辨证施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4年02期 |
5 |
李拴位;功能性便秘及其诊治的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09期 |
6 |
周德江;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53例[J];西部医学;2004年04期 |
7 |
刘学兰,李莉;乌蓉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4年12期 |
8 |
高葆良,陈小胜;口服艾者思治疗功能性便秘[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年12期 |
9 |
王敏慧,张爱国,焦健;功能性便秘[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10期 |
10 |
徐汝梅;徐林梧;;功能性便秘50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5年12期 |
11 |
李叶,尚文璠,罗云坚,陈培琼;调肠理气片治疗功能性便秘96例[J];新中医;2005年03期 |
12 |
徐慧珍;张英;陈文;;功能性便秘护理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7年01期 |
13 |
曾代文;周华君;张勇;;试论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路[J];四川中医;2007年06期 |
14 |
程英;王邦茂;;一般措施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作用[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7年03期 |
15 |
廖学运;钟祖健;钟祖群;陈蓉;;润通散治疗功能性便秘50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7年07期 |
16 |
张更林;;马铃薯与饴糖合用治疗功能性便秘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26期 |
17 |
董辉;;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4期 |
18 |
曾大奎;曹跃勇;;功能性便秘造影表现[J];四川医学;2007年12期 |
19 |
朱清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年11期 |
20 |
阿力马斯·阿斯哈尔;王峰;;功能性便秘的合理诊断及治疗[J];新疆医学;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