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散剂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
细辛是一味常用中药,临床应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其有毒,《中国药典》(2000年版)明确规定细辛用量为1~3g。然而《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并不为临床所遵循,大剂量使用细辛治疗多种病症者不乏其例,不但没有引起毒副反应,还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究其原因,在于细辛的毒性及其机制不甚明了。有鉴于斯,本课题从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着手,希冀在此方面作一初步探讨,为临床安全有效地使用细辛提供参考。
方法
1.文献研究:查阅近30年来国内外期刊杂志所报道的细辛用量及毒性方面的文献,对影响细辛毒性的相关因素诸如细辛的品种、采制、用法、用量、毒性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2.实验研究:①急性毒性实验,主要观察小鼠大剂量灌服细辛散剂(包括细辛根散剂和细辛全草散剂)后所出现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并分别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_(50))。②组织病理学观察,对给药后死亡(未死动物14天后断头处死)的小鼠即时取其心、肝、肺、肾,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细辛散剂对小鼠重要脏器的影响。③家兔呼吸运动及神经电生理研究,利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对给药前后家兔膈神经电活动及呼吸变化等进行记录,分析细辛毒性对膈神经电活动的影响。
结果
1.文献研究表明,细辛所含挥发油中的黄樟醚为其主要毒性成分,因此其毒性的大小与其挥发油的含量多少密切相关。细辛的应用,古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古代用根、单用、研末服;而现代用带根全草,多入复方、煎服。由于药用部位不同,故采集季节、炮制方法等均不一样。这些都直接影响着细辛挥发油的含量,毒性也因之而异,也是细辛古今用量悬殊的主要原因。
2.急性毒性实验表明,细辛根散剂及全草散剂对小鼠灌胃的LD_(50)分别为6.5229g/kg,11.7052g/kg,提示细辛根散剂的毒性大于全草散剂的毒性。
3.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大剂量细辛对小鼠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均有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其中以肺病损较为突出。肺脏病变主要表现为有轻重不等的出血、瘀血、水肿;肺泡壁毛细血管可见程度不一的白细胞粘附滞留阻塞血管,严重者,肺内出现白细胞灶性聚集或肺泡壁因毛细血管浸润而增厚。
4.家兔呼吸运动及膈神经电生理研究表明,给药后,家兔的呼吸出现了先兴奋后抑制的过程。其呼吸幅度、频率及膈神经电活动振幅、频率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结论
湖北中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1.细辛有毒,能造成肺、肝、肾等多器官程度不一的损害,表现为组织充
血、出血、水肿、炎症等病变,其中以急性肺损伤(刀cut。了如君初ju琪ALI)
最为严重,其病变主要在肺毛细血管和肺泡.
2.细辛急性毒性造成的急性肺损伤,可导致低张性缺氧,造成低氧血症和
呼吸窘迫,最后致呼吸衰竭,类似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左cu把,。sPlot口理
dlst厂己55 sy刀办口刃己,ARDS人
3.细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呼吸先兴奋后抑制,可能是通过传感
器(化学感受器和J感受器)先兴奋呼吸中枢,随着PacoZ的降低或缺氧的急
性加重,进而抑制呼吸中枢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