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消癥丸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凋亡作用的研究
【摘要】:
目的: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消癥丸抑制人子宫平滑肌瘤(以下简称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从分子水平探讨消癥丸治疗子宫肌瘤的机理。
方法:将有活血破瘀、益气消癥作用的消癥丸制成水煎剂,按一定剂量给Wistar大鼠灌胃。按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获取消癥丸含药血清,将含药血清稀释成5%、10%、20%三种浓度。取子宫肌瘤组织作原代培养,待细胞培养成功后,将三种浓度的血清分别作用于肌瘤细胞,用与其相对应的三种浓度的空白血清和完全培养液组对照。培养24h后,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情况,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仪器观察各组子宫肌瘤细胞形态的变化。
结果:
1 含消癥丸大鼠血清对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消癥丸含药血清组肌瘤细胞的形态出现明显退行性改变:细胞收缩,由梭形变圆;细胞贴壁明显减少,逐渐脱落;细胞间出现明显空隙;背景培养液中细胞碎片、颗粒状物质增多。完全培养液组细胞密集,呈典型的平滑肌梭形形态;细胞界限清楚,胞膜完整;细胞贴壁生长,相邻细胞生长融合;背景中无或仅有少许碎片。空白血清组细胞生长状况和完全培养液组类似。
MTT法:
(1)含药血清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完全培养液组和空白血清(P<0.05);且20%含药血清组细胞抑制率为36.82%,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合药血清组(P<0.05);
(2)消癥丸含药血清浓度和细胞抑制率间存在曲线性关系(r=0.9360,回归方程为Y=0.5389+0.108901nx,p<0.01)。在5%~20%浓度范围内,含药血清浓度越高,细胞抑制率越高。
(3)r~2=0.8760,故对细胞抑制作用的差异有87.60%是由血清浓度的差异引起的
2 含消癥丸大鼠血清对人子宫肌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荧光显微镜:消癥丸含药血清组荧光小体(凋亡小体)数目较多;细胞核碎裂,呈荧光强弱不规则的荧光碎片和梅花形状的凋亡形态。20%含药血清组凋亡小体最多,完全培养液组几乎不见凋亡小体。
流式细胞仪:
(1)消癥丸血清组凋亡细胞比例增明显高于完全培养液组和空白血清组(P<0.05);20%含药血清组凋亡细胞比例为26.88%,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低浓度含药血清组(P<0.05)。
(2)与完全培养液组和空白血清组相比,消癥丸血清组G_0/G_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裂区设计方差分析,LSD test,P<0.01),S+G_2期细胞比例降低(裂区设计方差分析,Tamhane test,P<0.01);20%含细胞S+G_2期细胞比例低于5%含药血清组(Tamhane test,P<0.01),G_0/G_1期细胞比例高于5%含药血清组(LSD test,P<0.05),但与10%药血清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3)凋亡细胞比例有剂量依赖性,在5%~20%浓度范围内,凋亡细胞比例随含药血清浓度浓度升高而升高(p<0.01)。
湘北中医李此
20()0救硕士研究生毕业抢文
结论:
1.含消疲丸大鼠血清能抑制人子官肌瘤细胞的增殖.
2.含消疲丸大鼠血清能诱导人子官肌瘤细胞的凋亡.
3.含消窟丸大鼠血清抑制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与血清浓度相
关.在5%~20%浓度范围内,含药大鼠血清浓度越高,细胞的抑制率越高,凋
亡细胞比例越高。
|
|
|
|
1 |
何秀琴;;气道平滑肌瘤两例[J];临床医学;1988年07期 |
2 |
曹建国;;女性尿道平滑肌瘤1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0年01期 |
3 |
翟所龙;;胃底巨大平滑肌瘤1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1990年02期 |
4 |
王琼,马玉香;B超误诊巨大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肉瘤样变1例报告[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1年03期 |
5 |
王承太;刘云卿;张秀兰;;胃体外巨大平滑肌瘤扭转1例[J];腹部外科;1991年04期 |
6 |
姜学德;赵秉华;王晓民;;尿道平滑肌瘤一例[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1991年04期 |
7 |
贾信一,邹瑞莲,王久亮,其木格;胸廓畸型兼空肠平滑肌瘤一例[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8 |
尤玉琴,李佩群;右输卵管平滑肌瘤并发腹腔内出血一例报告[J];肿瘤学杂志;1996年03期 |
9 |
沈志祥,罗和生,沈磊,于皆平;盲肠平滑肌瘤表面早期腺癌一例报告[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6年04期 |
10 |
曲连锁,韩朝霞;胃窦部平滑肌瘤一例报告[J];实用医技杂志;1997年09期 |
11 |
刘定荣,张世琼;甲状腺平滑肌瘤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
12 |
王晓武,郭新建;大网膜平滑肌瘤一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00年03期 |
13 |
张永红;颌部平滑肌瘤一例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1年01期 |
14 |
马高翔,刘颖斌,彭淑牖,马国勇;肝脏囊性平滑肌瘤1例[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
15 |
姚宝军,万叔良,张振峻;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瘤1例[J];肝胆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
16 |
徐国泰;阴道壁平滑肌瘤7例临床与病理特征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4期 |
17 |
吴奇明,范志宁,缪林,文卫;上消化道平滑肌瘤内镜治疗33例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
18 |
黄雪芹;血管内平滑肌瘤伴玻璃样变性1例[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年11期 |
19 |
张长虹;胡敏;;巨大阔韧带平滑肌瘤1例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21期 |
20 |
王吉云;张志刚;李秀清;张金生;;巨大弥漫性子宫肌瘤病1例报告[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