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脂质体的实验研究
【摘要】:
苦参碱(matrine)是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苦豆子(S.Qlopecuroioles L)及广豆根(S.snbprostratachunat T.Chon)中的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对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有报道用苦参碱治疗各种晚期癌症,能减轻症状,延长存活期,不破坏正常白细胞的产生,甚至能升高白细胞,提高机体抵抗力,这是许多化疗药物难以达到的。脂质体近年来广泛用作抗癌药物的载体,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化疗药物的靶向性,并大幅度地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从几种途径提高化疗药物的治疗指数,与目前其它的抗癌药物剂型相比,脂质体具有独特的优点,它能降低毒性而继续保持细胞毒作用,提高被包封药物的稳定性、靶向性、长效性,降低服用剂量,因此选用脂质体来包封苦参碱,以期创制高效天然抗癌新药。
采用氧化指数法对购得的大豆磷脂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购得的大豆磷脂符合要求。脂质体制备,采用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二次乳化法、Kirby法、pH梯度法、硫酸铵梯度法、冻融法、冷冻干燥法等制备脂质体,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苦参碱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表明,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最高。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逆相蒸发法制备苦参碱脂质体的最佳条件,结果按最佳条件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可达50.48%,采用最佳条件结合冷冻干燥制得的脂质体,包封率略有下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脂质体大多为单室球形脂质体,图像分析仪测定冻干前脂质体粒径为0.186~3.537μm,大多小于0.332μm,冻干后脂质体粒径大多小于3.15μm,均值为3.497μm。药理实验设高、中、低三个剂量组,观测三个剂量组对小鼠S-180的抗瘤效应,结果显示,苦参碱脂质体中剂量对小鼠S-180抗瘤效应最好。然后筛选出用中剂量进行抗瘤效价实验。结果证明,苦参碱脂质体对小鼠EAC免疫器官、H-22的作用明显强于苦参碱注射液,低于环磷酰胺,但无显著性差异;对小鼠H-22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高于苦参碱注射液。本文为苦参碱脂质体的剂型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
|
|
1 |
张辉,关忠民,胡景莲,魏忠宝;靶向新辅料高纯脂质体的分离纯化及包合作用研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2 |
朱希强,翟光喜;环孢素A脂质体喷雾凝胶的研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年07期 |
3 |
姜华;郭伟英;;RP-HPLC法测定去甲斑蝥酸钠脂质体包封率[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4 |
金岩;杨君;;葫芦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测定[J];山西医药杂志;2008年08期 |
5 |
张俊红!南京210009,朱家壁!南京210009,王虹!南京210009;阿米卡星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J];中国药学杂志;1999年12期 |
6 |
汪燕,刘艳,史载祥,胡新;大蒜素脂质体的研制及其质量评价[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5年03期 |
7 |
吕文莉,郭健新,平其能;灯盏花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测定[J];中国天然药物;2004年05期 |
8 |
王秀敏,邓英杰,郝艳丽,陈妍,钟海军,赵春杰;微柱离心-气相色谱法测定β-榄香烯脂质体包封率[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9 |
罗云敬,沈含熙,杜鸣,孔德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他啶脂质体的包封率与渗漏率[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8年03期 |
10 |
陈筱瑜;;庆大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测定[J];海峡药学;2006年06期 |
11 |
李喆;邓英杰;王秀敏;雷国锋;;HPLC法测定辅酶Q_(10)脂质体包封率[J];药物分析杂志;2006年02期 |
12 |
索绪斌;邓英杰;张涵;杨兆琪;张在军;王玉强;;月桂酰吲达帕胺脂质体中药物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J];中国新药杂志;2007年03期 |
13 |
杨建坤;刘宏伟;张俭俭;谢瑞娟;刘慧光;曹德英;;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制备的影响因素考察[J];中国新药杂志;2007年23期 |
14 |
宋金春;黄岭;陈佳丽;;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包封率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年10期 |
15 |
周臻;邓英杰;杨静文;;兰索拉唑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J];药物分析杂志;2007年09期 |
16 |
吴燕;吴诚;康艳敏;梅兴国;;表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与质量评价[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8年02期 |
17 |
梁平;张旋;吴琳;张志红;王殿华;;人参皂苷Rg1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18 |
孙春艳;臧恒昌;;阿昔洛韦脂质体的制备与稳定性实验的考察[J];齐鲁药事;2009年04期 |
19 |
方玲;孟楣;夏伦祝;王效山;彭代银;;新藤黄酸脂质体冻干粉的制备及其包封率测定[J];安徽医药;2009年06期 |
20 |
金圣煊;雷荣剑;孙静芸;;HPLC测定20(S)-原人参二醇脂质体的含量及包封率[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