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黄芪颗粒治疗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缺血性中风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老年化,每年发病的实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的健康。其致残率高,常导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探讨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病残率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将观察复方黄芪颗粒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中经络之气虚血瘀证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该药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系2003年12月—2004年1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神经门诊和病房就诊的70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的病人,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按1:1的比例,分为复方黄芪颗粒治疗组和消栓颗粒对照组,每组35例,并按序号依次给药。
2.治疗方法 复方黄芪颗粒治疗组,1包/次,3次/日,用药28天;消栓颗粒对照组,1包/次,3次/日,用药28天。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例均采用基础治疗及相关对症治疗。但不能使用类似试验药物作用的中药;不能使用脑营养代谢药物或脑保护剂、脑代谢活化剂。
3.安全性检验项目在治疗前后即初诊首日和用药后第29天各作一次实验室检查,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血凝血酶原时间、粪潜血检查、心电图作为安全性指标,以确定复方黄芪颗粒是否有毒副作用。
4.疗效评定治疗前后即初诊首日和用药后第8、15、23、29天各观察记录一次中风病积分、中风症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并做统计学处理,比较两药的临床疗效。
结果:
1.中风病疗效判定分析: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痊愈人数为9例,显效人数13例,有效人数为10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痊愈人数为4例,显效人数11例,有效人数为11例,总有效率为74.28%。经Ridit检验,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复
湖北中医学院海外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方黄茂颗粒对中风病有明显疗效。
2.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治疗组痊愈人数为5例,显效人数12例,有效人数为16例,总有效率
为94.28%;对照组痊愈人数为4例,显效人数13例,有效人数为14例,总有效
率为88.57%。经Ridit检验,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复方黄茂颗粒与
消栓颗粒均对中医症.状有明显疗效。
3.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治疗组基本痊愈人数为8例,显著进步人数13例,进步人数13例,总
有效率97.14%;治疗后对照组基本痊愈人数为6例,显著进步人数14例,进步人
数13例,总有效率94.28%。经Ridi七检验,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说明复方黄茂颗粒与消栓颗粒均对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有明显疗效。
4.安全性检测:
经安全性检测,观察患者血、尿、粪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
显示复方黄茂颗粒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疗效可靠。
结论:
复方黄茂颗粒治疗组与消栓颗粒均对照组的中风病疗效判定积分、中医证候
疗效积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积分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进步,提示两
种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均有效,而在中风病的总体疗效上,复方黄蔑颗粒疗效优
于对照组(p0.05)。同时经安全性检测,显示该药无毒、副作用。结果表明,复
方黄茂颗粒临床使用有效且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主题词:缺血性中风/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复方黄蔑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