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影响
【摘要】:
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该病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家庭沉重的负担。该病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为主要病理特点,其中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是骨性关节炎发病的病理基础和核心。本研究从对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着手,探讨葛根素对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影响,以及其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初步阐明葛根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
方法本实验设5组,将50只体重2kg(±200g)健康成年大白兔(雌雄各半)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透明质酸组、葛根素组。随机抽出的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40只采用Hulth方法进行造模,即通过切断内侧副韧带、内侧半月板前角、前交叉韧带的方法造模,造模手术1周后行驱赶4周,即得明显的KOA模型。待骨性关节炎模型建立后,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仅按Hulth法造模,不给药治疗;生理盐水组、透明质酸组、葛根素组分别于动物模型制备后的第1周开始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膝关节内注射0.9%生理盐水、透明质酸、葛根素各0.3ml,其后每周注射2次,共10次,即用药5周。治疗结束1周后,分别空气栓塞处死,显露膝关节腔。①肉眼观察关节软骨、照相,观察形态学改变;并切取制备关节软骨标本,在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②取股骨内髁退变软骨制成软骨组织切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及其抑制剂(TIMP-1)的表达。③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软骨中MMP-1及TIMP-1mRNA表达。
结果①肉眼见正常组关节面光滑有光泽,软骨透明无明显缺损和新生物物,滑膜无充血。造模组关节面不光滑,无光泽,软骨不透明,有明显缺损和新生物,滑膜色暗充血肿胀。葛根素组关节腔未见明显新生物,色泽较暗,软骨较光滑但透明差。生理盐水组表现同模型组;透明质酸组与葛根素组类似。光镜观察见葛根素组软骨细胞较平整,表层软骨细胞坏死变性较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轻,炎性细胞渗出物少见,可见新生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②正常组有少许MMP-1及TIMP-1的阳性表达,模型组MMP-1的阳性细胞计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多,表达量增加,而TIMP-1表达呈阴性,生理盐水组与模型组相似;葛根素组和透明质酸组MMP-1的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减少,表达量较模型组降低,葛根素组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减少明显有差异(P0.05)。TIMP-1在葛根素组和透明质酸组中的表达均较低,且无显著的差异。③MMP-1和TIMP-1的mRNA阳性表达率:正常组MMP-1及TIMP-1在软骨组织mRNA表达较低,模型组MMP-1软骨组织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生理盐水组与模型组类似。透明质酸组和葛根素组MMP-1 mRNA表达高于正常组,较模型组低。TIMP-1在模型组呈阴性表达,生理盐水组与模型组类似;透明质酸组和葛根素组关节软骨中TIMP-1mRNA表达均较低,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较能反映骨关节软骨代谢变化,它对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具有降解作用,对加重软骨退变破坏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兔膝关节软骨组织的MMP-1表达明显升高,而TIMP-1表达极少,且软骨组织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含量明显下降:而经过葛根素治疗的动物软骨中MMP-1的表达下降,TIMP-1的表达升高,说明葛根素能使关节软骨中MMP-1的含量降低,使得细胞外基质的胶原含量升高,说明葛根素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的降解作用,从而有可能减缓骨性关节炎的病程进展,为葛根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供了实验研究的依据。
|
|
|
|
1 |
钟平华,唐朝明;葛根素及其提取物的现代应用概况[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
2 |
郑新玲,胡慧智;葛根素对慢性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06期 |
3 |
刘启功,王琳,陆再英,苟志平,蒋学俊,杨汉东;葛根素抗心肌缺血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8年05期 |
4 |
邵秀茹,邹淑华,周岩,陈秋,皮爱春,王继红,凌丽,付莲子,范秀卿,孙艳华,王孟学,范礼理;葛根素治疗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机理深讨──葛根素应用的Ⅲ期临床试验[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8年02期 |
5 |
韩瑚;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36例[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6 |
肖学凤,高岚;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草药;2001年03期 |
7 |
陈广,吴琴,容海鹰;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J];交通医学;2001年04期 |
8 |
任永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异黄酮中葛根素的含量[J];广东药学;2001年03期 |
9 |
何德英,成建国,王仁强;葛根素与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对比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1年02期 |
10 |
吴永勤,陈遇英,王春明;葛根素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7期 |
11 |
魏尊喜,代磊;HLPC测定消渴丸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成药;2003年09期 |
12 |
宋浩亮,陈士林,黄梦雨,梅学仁,刘行先,黄国钧;葛根素对酒醉小鼠行为学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年03期 |
13 |
贾雪芹;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及相关参数变化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11期 |
14 |
乔洪利;葛根素治疗女性更年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年02期 |
15 |
刘洪明,丁发扬,徐同印;葛根素治疗脑梗死60例[J];吉林中医药;2004年04期 |
16 |
左小芹;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4年08期 |
17 |
邓培媛,张俊,朱玉珍,张京航,李群娜,裴振峨;葛根素注射剂致急性溶血性贫血临床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04年08期 |
18 |
李相佐;马爱华;;葛根素治疗冠心病远期疗效随访45例小结[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04期 |
19 |
江乐盛;于建云;;葛根素致急性溶血反应死亡1例[J];法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
20 |
向泉深;聂惠君;吴彩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安神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国执业药师;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