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结肠透析联合赤芍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内毒素血症的研究

徐晓婧  
【摘要】: 目的:通过对6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Intestinal endo toxemia,以下简称"IETM")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分析,初步探讨慢重肝IETM的发病机制,观察结肠透析联合赤芍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慢重肝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患者为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住院的患者,平均年龄38.27±9.86岁,临床诊断为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评价中心的临床研究中央随机系统(网络版)随机分组。治疗组早期12例,中期13例,晚期5例;对照组早期13例,中期11例,晚期6例。治疗前两组生化指标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灌肠中药采用赤芍承气汤煎剂(其中包括赤芍30g,厚朴15g,枳实15g,生大黄6g等)。每周1-2次,连续4周为一疗程。统计60例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发病诱因、病程、主要临床症状的特点,治疗前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治疗期间第1周及第4周、第8周的血常规,包括白细胞总数(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比例(N)、红细胞计数(RBC)等。治疗期间第1周、第4周及第8周的生化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SEC)、乙酰胆碱酯酶(CHE)等,治疗期间第1至4周的内毒素定量(ET)。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结果:(1)60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中,以乏力60例(100.0%),发热60例(100.0%),尿黄55例(91.6%),纳差52例(86.7%),腹胀51例(85.0%)的发生率较高。证型分布中以瘀热发黄证占大多数(48.3%),其次为湿热发黄证(21.7%)及气虚瘀黄证(18.3%)。症状体征积分在治疗后第四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2)治疗组患者内毒素定量第4周下降为0.101±0.027Eu/ml,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水平升高为7466.71±2164.20U/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红细胞计数为(3.59±0.47)×1012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第8周时,总胆红素降至76.55±25.22 umol/L,凝血酶原时间缩短为14.70±6.11S,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3)两组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对6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表明,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医症状以乏力、发热、尿黄、纳差等多见,病机特点表现以“瘀”、“热”为主,证型以瘀热发黄证多见。针对病机证候特点,我们采用结肠透析联合赤芍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显示此方法在改善临床症状积分,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萍;曲欣青;;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0期
2 刘瑞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9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3期
3 李培祥;;前炎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98例[J];山西中医;2011年09期
4 闫京宁;王玉荣;;补肾调周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1年08期
5 杨爱云;;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5期
6 文叶;;小檗碱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8期
7 李玲丽;赵萍;郭天廓;;中药内服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09期
8 罗东;;思密达+金双歧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吴林雁;周晓丽;包冬英;;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0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3期
10 梁红如;;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5期
11 佟晓霞;史宝松;;自拟祛瘀化癥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1年19期
12 王云枫;李娟;牛莹莹;;尿毒清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临床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3 曹波;;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16期
14 谭丽华;;康复新液联合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11年07期
15 何少冰;刘彩勤;王玉民;;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16 姜河;;中药西药交替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1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1期
17 张艳春;王雨旺;;思密达联合黄连素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3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24期
18 陈蓓蓓;;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年S1期
19 黄古叶;毛德文;龙富立;黄彬;黄智芬;李达芬;邱华;陈闯;张荣臻;吕建林;曾芳;;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7期
20 刘光田;刘光好;徐金彩;;瑞巴派特联合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双明;周振东;;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2 李双明;周振东;;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3 张晓丽;赵成欣;曲效磊;李玉江;;结肠灌注机洗肠加溃灵汤保留灌肠治疗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13例临床观察[A];中医肛肠理论与实践——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二零一零年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安书卷;赵文周;孙梦辉;安巧花;;白头翁汤加味内服兼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8例[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5 安书卷;赵文周;孙梦辉;安巧花;;白头翁汤加味内服兼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8例[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6 杨晴;俞宪明;;柳氮磺砒啶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A];第十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疡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聂学春;;白头翁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疾病30例临床观察[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肖殿礼;;中西药混合保留灌肠治疗27例慢性前列腺炎体会[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傅海燕;;自拟白灵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花芸;乐玮琼;谭冬冬;;SMEOTA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慢性细菌性疾病的疗效观察[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果;益气活血解毒法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临床疗效评价及理论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杨东霞;炎克宁IV号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免疫及凋亡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Ⅱ)[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韩昌圣;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疗效评价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顾培青;清肠化湿、健脾益气法序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和机制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林静;肠愈宁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JAK/STAT通路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婧;结肠透析联合赤芍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内毒素血症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杨海俊;中药复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赵茜婷;理冲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刘媛媛;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型)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李微;化瘀消癥汤保留灌肠治疗陈旧性宫外孕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叶金峰;辩证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唐蔚;肠安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花磊;秦艽片溶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李玉舸;中药复方“妍婷”水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杜娟;莪棱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肠胃康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理想[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李怀民;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菌痢[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3 ;中西药联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常虹;肾衰可以灌灌肠[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5 于海荣;中药为主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糜烂性直肠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6 安徽省怀宁血吸虫病防治站 王维恒;外治疗法辅治尿毒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杨 卓;王长洪教授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主管护师 于英杰;灌肠:操作易 应用广[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余志刚;治结肠炎新药获发明专利[N];江苏科技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蔡鹏;潜心科研致力光大国粹的带头人[N];晋中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