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一项关于高师院校英语专业职前教师反思日志的研究

陶静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在外语教师教育领域,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师资培养的各种方案被提出和进行实践。其中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是Wallace(1991)提出的关于教师教育的三种模式:技艺模式、应用科学模式和反思模式。三种模式中,反思模式最具影响力和受欢迎,因为此模式强调教师自身内在力量和责任感在其成长和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各种各样反思方式中,譬如课堂报告、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录像录音、行动研究等,反思日志是最具影响力的方式之一。正如Bartlett (1990)评价道:“使用一些视听方式可以达到对课堂实践记录的目的,譬如录音和录像等。但是最佳途径最好涉及到写作,在记录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开始观察,并且最先针对实践采取措施。”日志研究在国内外教师教育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教师培训者针对日志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但绝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在职老师开展的。本文旨在对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职前教师在英语教学法课上的反思日志展开研究,以期获得日志撰写在促进职前教师反思和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职前教师在不久的将来要跨入教学领域,进行教学实践。因此职前教师通过撰写反思日志以在职业生涯的较早阶段培养自身反思习惯意义重大,良好的反思习惯将对职前教师的职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本研究主要采取了日志分析法和访谈法,因此本质上是定性研究,在数据统计上辅以定量研究。在日志分析法中,笔者任意选取了10名学生的日志进行深度分析和调查。180篇日志共被反复阅读和分析了三遍。在此过程中,日志内容被总结和归类,在内容的基础上,反思意识也根据相关标准进行了分层。在访谈法中,共任意选取了17名职前教师(包括日志被用于分析资料的4名职前教师)进行访谈。访谈主要解决了三方面的问题:职前教师关于日志撰写经历的个人感受;日志撰写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和讨论职前教师反思日志的内容,反思意识,个人感受,和对微格教学的反思程度等,总结出日志撰写的优点如下:第一,有助于职前教师记录思想感受;第二,促使职前教师反思,并使思维更深刻和系统化;第三,有助于职前教师和教师培训者或职前教师之间的互动;第四,有助于提高职前教师的写作能力。此外,在撰写反思日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职前教师缺少思路或不善于挖掘写作内容,不知道如何就某一话题进行反思,日志总的数量过多导致质量下降和反馈不及时等。关于涉及到的日志撰写中的问题,本文在综合职前教师日志和访谈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最终得出反思日志在促进职前教师反思和专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结论,因此有必要将其融入教师培养方案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张炼;;听力与思辨能力的培养——一项对专四听写反思日志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2 张亚婷;杜俊利;;刘霜:扶贫日志的背后[J];共产党员(河北);2019年09期
3 ;2017年度“我的质量日志”征文活动现已启动[J];中国质量;2017年10期
4 刘继文;美国教育专家提倡使用学习日志[J];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06期
5 ;家长日志──一种成功教育的好方法[J];少年儿童研究;2001年Z2期
6 ;相关链接:关于开展2017年度“我的质量日志”征文活动的通知[J];中国质量;2017年08期
7 ;碎物日志[J];东方艺术;2016年09期
8 卢启银;;新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日志存在的问题及矫正[J];教学与管理;2016年26期
9 蔡亚峰;;《青春日志》[J];湖南教育(D版);2019年06期
10 高鸿武;;钢铁日志3[J];当代工人(D版);2018年Z1期
11 姚斌;郑睿颖;;学生反思日志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4年01期
12 刘珍珍;;牛轰轰的日志[J];中学生;2014年04期
13 王建东;张兴尧;佟志臣;夏智;;一种高并发环境下交易日志连续输出的机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年16期
14 王攀峰;;浅析教育日志[J];教学与管理;2013年04期
15 吴建明;朱兵;张宇飞;;学位论文研究之专题研究日志[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21期
16 刘桂英;;设立护理日志对心绞痛患者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29期
17 李关亮;;论高校教师教育日志的撰写[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18 浅夏;;分享访问受限的QQ空间日志[J];电脑爱好者;2011年19期
19 李扬;王景中;杨义先;;综合安全管理平台中日志格式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猛;张凤珍;胡世安;;基于混合日志的内存数据库恢复技术[A];第七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会刊[C];2013年
2 廖国琼;刘云生;肖迎元;;日志驱动主从弱一致性实时复制策略[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3 王广立;张立群;;一种基于日志的流程挖掘算法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吴昊;周立柱;;基于日志项在线聚合的空间查询自动补全技术[A];第29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B辑)(NDBC2012)[C];2012年
5 王洪俊;赖志国;施水才;肖诗斌;;基于查询日志的查询建议挖掘[A];NCIRCS2004第一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李瑞;李沁;冯思轶;虞振毅;郑经纬;;虹桥机场集成系统中间件日志监控工具的优化[A];上海空港(第19辑)[C];2014年
7 黄东;;工厂信息化日志的存储及管理[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应;;基于时间属性的多源日志因果关联算法[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9 陶学军;杨冬青;关涛;唐世渭;;COBASE的恢复技术[A];第十一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10 韩建新;;BFS++在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上的应用[A];2008年电力信息化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翔;基于日志的大规模分布式软件系统可信保障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曹志波;基于日志的任务建模及调度优化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卢坤;云平台上日志存储与分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向小岩;闪存数据库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孙明;语义Web使用挖掘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立群;支持业务流程建模的块结构流程挖掘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叶剑虹;Petri网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邬心云;日志式个人博客的自我呈现心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吕雁飞;闪存数据库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10 李红;流程挖掘算法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静;一项关于高师院校英语专业职前教师反思日志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晨东;可扩展事务处理系统中的日志同步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于亚男;基于日志的事件挖掘方法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4 马丛丛;教育日志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孙健;基于安全芯片的可信存储审计日志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6 冯鑫;日志解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淑伟;网络印刷协同排版中的排版日志构建、保护与验证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
8 杨书思;一种可配置的网络报警日志匿名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广州大学;2009年
9 薛亚鹏;基于实时日志系统的海量日志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7年
10 吴静;面向异构数据源的内网综合日志审计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文;读懂扶贫日志中的情怀和担当[N];兵团日报(汉);2019年
2 本报记者 金可;“社区民情日志”记录减负新变化[N];北京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陈嵩 周福志;写在大地上的“扶贫日志”[N];团结报;2019年
4 李东星 徐振 本报特约记者 李亮;任务日志,给学习加点“料”[N];解放军报;2018年
5 本报通讯员 蒋友亲;台州路桥:“共享日志”让警心凝聚力量迸发[N];人民公安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周凯;有相同经历的医生网友热捧《白领日志》[N];中国青年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春 本报通讯员 蒋友亲;台州路桥全警网上写日志[N];法制日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苗武军 本报通讯员 田文杰 张森林;一本小日志 一座连心桥[N];山西日报;2016年
9 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文皎;“践诺日志”缩短承诺兑现周期[N];解放军报;2016年
10 记者 赵博超;马来西亚将公开失踪客机通信日志[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