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Quest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提高我国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有两条途径,一是在职教师整合技能培训,二是高校师范生整合技能培养,而对高校师范生整合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开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来完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门特殊的课程,不仅突出了“信息”的地位,而且强调了“整合”的要求,所以“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这门课程,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利用网络进行教学逐渐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WebQuest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探究性教学,它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及详细的学习过程,来帮助学习者获取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能力,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特点,适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教学。
本研究以面向我校师范生开设的公共素质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为对象,研究WebQuest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并选择“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主题进行WebQuest的设计与实施,开展教学活动,探讨如何利用WebQuest来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能力。
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详细叙述了研究的思路、过程及结果。
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WebQuest的概念以及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主题展开WebQuest教学活动,包括前端分析、WebQuest设计以及实施过程。
第四章对WebQuest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教学过程展开了反思。
第五章对研究进行总结,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及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