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研究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每年流失土壤厚度平均为0.01~2.00cm。我国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主要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陡坡种粮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因此,为确保可持续发展降低人口膨胀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大量开发建设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原地貌及原有地表植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近几年在我国逐渐新兴开展起来的项目,特别是湖北省输变电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监测理论和技术有待发展完善,可借鉴的经验及方法较少,加之输变电工程属于点式工程与线形工程相结合的工程,兼具2个方面的特点,所以该方面的理论研究报告较为缺乏。目前,我们在监测过程中所使用的监测方法普遍针对性不强,监测内容繁杂,监测点位的布设不具有代表性,监测频次过于随意,不利于监测工作的开展。
本文以随州110kV前进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为例,在对项目区概况、工程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成因、水土流失时间、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量进行详细预测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监测方法,监测位点以及重点监测区域,并对相应的水土保持监测结果和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及其防治效果进行评价,掌握与主体工程同时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控制新增土壤流失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验证水土保持方案全部实施后的保水保土、防蚀减灾等效益。
水土流失的预测和对监测结果与水保措施防治效果的评价为本文的重点,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的结果,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确定重点监测区域布设监测位点,施工人员在施工时能够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的水保措施。评价监测结果及防治效果可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