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共同的精神危机—论爱德华·P·琼斯《迷失城中》对《都柏林人》的继承与创新

王琨  
【摘要】:20世纪初,爱尔兰文学大师詹姆斯·乔伊斯的首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问世。这部小说集借着易卜生式的理性之光,照进了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城里中下层小市民麻痹的精神情感世界,揭露了这个历经近八个世纪殖民历史的民族的痼疾——精神瘫痪。近百年后,在20世纪末期,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2004年普利策小说奖得主、非裔美国作家爱德华·P·琼斯声称在《都柏林人》的灵感中创作出他的成名作《迷失城中》。如乔伊斯那样,琼斯在这部小说集中也展现了他的同胞们的精神情感世界。《都柏林人》表现的是“瘫痪”,《迷失城中》则为“迷失”。“迷失”,是居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黑人们的共同感受,是后民权运动时期黑人们面临的新危机——精神危机。“迷失”,无疑是《迷失城中》的大主题。 琼斯从不讳言《都柏林人》是《迷失城中》的文学模型。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琼斯在《迷失城中》的创作中吸收了《都柏林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两者有一定的关系。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迷失城中》的主题与艺术创作手法的研究,与《都柏林人》进行对比,来探析《迷失城中》对《都柏林人》的继承与创新,并挖掘其背后深刻的原因和意义。 本论文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爱德华·P·琼斯和他的成名作《迷失城中》,综述了国内外为数不多的有关琼斯作品研究的文献,并拟定了论文的框架。 第二章从主题层面入手来研究《迷失城中》的继承和创新。“迷失”是《迷失城中》的主题,《都柏林人》的则是“瘫痪”。“迷失”与“瘫痪”究其本质都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异化,“迷失”是对“瘫痪”的继承。在这种继承之上,《迷失城中》也有主题的创新:“瘫痪”意味着完全的绝望,唯有死亡才能使之重生;“迷失”却透着“返回”的希望,“迷失”更意味着穿过黎明前的黑暗后个人的成长。 第三章分析了《迷失城中》主要的艺术创作手段。艺术手法为主题服务,为表现“迷失”主题,琼斯借鉴了《都柏林人》的艺术表现手法,并根据创新的主题,对此也进行了创新。 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主要从文学和文化的角度探讨了这种继承与创新背后的原因以及意义。文章得出的结论是:琼斯之所以接受《都柏林人》的影响,首先是他对乔伊斯的“文学服务于本民族”的艺术观的赞同,其次,是他对爱尔兰民族遭受殖民侵略感同身受,因为美国黑人也曾经历相似的历史噩梦,最后,同乔伊斯一样,琼斯也面临着后殖民时期自己的民族所具有的消极的道德精神状态。而影响着他创新的根本原因,则是爱尔兰民族和美国黑人的殖民历史有各自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两位作家的使命不同,决定了琼斯既有继承又有变化和创新。 最后的结论部分,回顾全文的主旨和要点,并得出结论:爱德华·P·琼斯《迷失城中》对《都柏林人》的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既有继承也有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这种继承与创新不仅有文学意义也有政治意义,同时也为乔伊斯对美国黑人小说的影响研究,为非裔美国文学与西方经典文学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庆梅;;基层创城人:让文明花开社区[J];走向世界;2019年17期
2 ;故宫风景常有而画风景的人不常有[J];紫禁城;2017年09期
3 秦盛林;;记得过去,记住情谊——罗城中学高87级30年同学会主题歌[J];北方音乐;2018年01期
4 邱筱爽;;城中老虎口中来[J];少儿国学;2019年04期
5 李婧;;去动物城中疯狂吧[J];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2016年Z2期
6 朱艺;陈石;廖彬彬;王金城;左小朵;无忌;屈浩然;莫方华;罗元忠;唐安冰;;两条奇幻地貌线 这是一座3D魔幻之城[J];城市地理;2016年21期
7 马晓艳;;唱不完的天使歌[J];少男少女;2016年19期
8 王旭莹;;一个人,一座城[J];时代报告(奔流);2016年09期
9 黄蓉;;那个影响我的地方[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7年Z1期
10 赵丽宏;;城中天籁[J];课外阅读;2016年23期
11 ;西宁市城中区西关街小学开展“手拉手送温暖”活动[J];辅导员;2017年06期
12 黄梦斯;马晓春;;裸思者波木 流年之中的“百根园”[J];缤纷;2017年01期
13 缪丹;;董事长敬酒[J];民间文学(故事);2017年05期
14 黑陶;;街道肖像[J];太湖;2017年01期
15 周忠兵;;漢簡字詞考釋兩則[J];简帛;2016年01期
16 敛风人;;冬至·海公子[J];今古传奇(武侠版);2017年03期
17 ;言论[J];课外阅读;2017年14期
18 毕亮;朱翊;;可克达拉在改变模样[J];新疆人文地理;2017年05期
19 小山;;“但愿我有翅膀像鸽子……”——鼓岭老邮戳的故事[J];海燕;2016年12期
20 杨立峰;;散文诗《早春,包克图》(组章)[J];牡丹;201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强;;探讨北京城中轴线[A];北京古都历史文化讲座第2辑[C];2015年
2 李建平;;北京精神与北京城中轴线[A];史苑撷萃:纪念北京史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文集[C];2011年
3 张富强;;探讨北京城中轴线[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下)[C];2012年
4 张富强;;探讨北京城中轴线[A];繁荣古都历史文化 推动北京文化之都建设——2012·世界文化遗产日论坛文集[C];2012年
5 朱烈建;马素娜;黄峥;;老城中心区有机更新初探[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 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4年
6 张妙弟;;人作天成 京城脊梁——北京城中轴线及其文化内涵[A];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C];2016年
7 李建平;;北京精神与北京城中轴线[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8 张妙弟;;刍议北京城中轴线研究十要点[A];北京学研究2011:北京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C];2011年
9 张妙弟;;人作天成 京城脊梁——北京城中轴线及其文化内涵[A];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C];2017年
10 张妙弟;;北京城中轴线近现代变迁的基本类型[A];北京学研究2012:北京文化与北京学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帆;从北京城中轴线看中国设计审美观的演变[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雪鹏;迟缓爱德华菌菌蜕疫苗的构建及动物免疫试验[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琨;共同的精神危机—论爱德华·P·琼斯《迷失城中》对《都柏林人》的继承与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苏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深圳城中新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3 周立康;建行常州分行城中支行营销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赵安娜;探寻城中森林[D];南昌大学;2014年
5 李蓁怡;太原老城中传统街巷的“丁字街”格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亚男;北京城中轴线文化价值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安安;城中湖水域空间规划利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8 徐茵茵;局部改造型城中村规划及实施对策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9 薛富智;重庆市主城中心区特色形象设计手法初探[D];重庆大学;2005年
10 孟宁;派驻检察室制度与城中村集体资产保护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雨;南京城中“两地书”[N];文汇报;2019年
2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水在城中 人在景中[N];甘肃日报;2019年
3 胡印斌;“一流省会”全球征方案,独忘城中人[N];中国青年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禾;吸水的海绵城市能否不再上演“城中看海”[N];科技日报;2018年
5 滕肖澜;金融,上海的城中城[N];中华读书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杨娜;文明之花在创城中盛开[N];吴忠日报;2018年
7 记者 刘黎;“花在城中开、人在花中游” 城市新貌日益显现[N];玉溪日报;2019年
8 通讯员 张晓晴;创城中的凤城担当[N];莱芜日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谢国英;在创城中转变作风[N];邯郸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廖晨星;城在水中 景在城中 山水相融 城景相依[N];闽北日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