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婉约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摘要】:词是一种文学体裁,又称“诗余”、“长短句”,是诗的别体。在文学史上,词形成于唐代,自五代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称“宋词”。词从词风上分婉约与豪放两派,“婉约”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①。按照训诂学剖析婉约二字,,“婉”“约”两字都有“美”、“曲”之意,“婉”字为柔美,婉曲,“约”字引申为“精炼、微妙、隐约”。②婉约词曾被词学家视为词之正宗,它以修辞细腻委婉,表达含蓄而见长,其内容多以离愁别恨、惜怀伤感、爱情相思、风花雪月等为主,风格绮丽柔美,感情含蓄隽永,这些都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在中学语文教学阶段,上好婉约词的鉴赏课,无论是从培养学生审美兴趣上,还是从审美教育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地位上,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将以美学原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语文教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等为理论依据,结合中学语文婉约词的教学实践,从宋代婉约词词境之美入手,以宋词中常见的“意象和意境”作为切入点,以著名婉约词作家为典例进行分析,把词放在两宋的历史大背景下去鉴赏,还原文学作品的最初时代面貌,从而让学生全面了解宋婉约词,力图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引领学生鉴赏词,让学生品读领悟婉约词之美、享受婉约词之美;再运用美学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学生在婉约词中领悟到的美进行概述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