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分课堂模式下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
【摘要】: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还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较混乱,尚无规范化和系统性,也没有明确规范的教学模式。与国外相比,心理健康课程设计还没有脱离传统模式课程。但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更擅长促进学生认知发展,而非情感价值观上的洞察力,这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很难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分课堂作为新式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的弊端,把课堂运作形式分为三个部分,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让学生感悟、体验、演示、调整并最终内化吸收,这一流程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要求。在考虑到理论与现实意义的条件下,从对分课堂理论出发,探索对分课堂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尝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运用对分课堂模式,来了解此模式与传统模式下的心理课堂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动机、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探讨是否可以尝试多模式或新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围绕这一目标,本研究整体采用教学干预模式,分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一采用测量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学习动机的问卷前后测的方式,通过数据来探索对分课堂模式下的心理课堂相对于传统模式相比,对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动机、情绪管理是否有提高作用;研究二通过定性手段,即运用课堂实录视频来定性分析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根据教学干预定量结果和教学录像视频定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在人际关系主题下,运用对分模式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对于提高高一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情绪管理方面有促进作用。(2)心理健康教育课运用对分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和学生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