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的身体到身体的革命
【摘要】:“身体”是当下时代的文化图景,形形色色的身体观甚嚣尘上,夺人耳目。人们已然忽视了 “身体”的马克思主义维度。本论文以英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身体观为研究对象,旨在引起人们对“身体”马克思主义维度的重视。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伊格尔顿的身体观之所以能在西方身体话语中独树一帜,关键在于他对马克思主义身体观的学习,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身体观的同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本雅明等人的身体观也进行了吸收,形成了自身以身体为基础的重建一切的身体观。论文分四个部分:身体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维度。论文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马克思身体观的核心思想:马克思强调作为“感性活动”身体的实践性,倡导以共产主义运动来解放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被异化的身体。同时,必须点明的是马克思研究的“身体”是现实的、具体的、处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的物质存在,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被异化的劳动身体。第二部分是对本雅明身体观的阐释。与马克思不同,本雅明思考的身体开始由资本主义现实生活中的身体转变为意识形态化的身体文本寓言。“身体”很少直接取自现实大众,而主要来自于文学、历史、神学等文化文本,进入了意识形态的批判。同时,他的共产主义集体身体的革命畅想所强调的身体革命更多的是对身体主体性的重建,而非马克思所强调的身体的实践性。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伊格尔顿在马克思和本雅明影响下以身体为基础对身体的重建工程。在身体重建工程中,伊格尔顿吸收本雅明共产主义集体身体革命性的同时,更提取了马克思主义身体观所具有的实践性,从而真正确立了身体作为重建工程的主体地位。但由于受本雅明走向意识形态化的身体寓言的影响,身体作为主体所重建的不再是现实社会中具体存在的物质客体,而转向了意识和精神领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身体的重建主要体现为身体对美学领域的重建。美学领域的重建开启了其他领域的重建,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的当下,受马克思和本雅明的持续影响,伊格尔顿继续着身体的重建工程,即以身体为基础沟通起美学、伦理、政治等领域的伟大构想。伊格尔顿对文化领域内后现代主义身体幻象的批判、对伦理身体和神学身体的挖掘正是重建工程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