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新媒体环境下儿童教育动漫产品开发研究

盘华  
【摘要】:从互联网到手机、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新媒体已经渗透进了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当下新媒体产品不断地涌现,人们一边享受着新媒体散发出的科技魅力,一边惊诧着相关数据在瞬间被转换成新产品的奇妙。面对正在发生的未来,人类的一切被新的技术冲击着,过去拥有的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还未来得及准备的却春风化雨般扑面而来,世界站在了崭新的历史风口上正蓄势待发。人机互动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感等技术以迅猛的态势进入教育领域,构成了 21世纪以来教育领域里最为重要的创新活动。教育信息化推动着儿童数字内容产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教育、科技与文化的有效融合,传统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脱下了“讲授”刻板的外衣,换上了“再现”灵动的羽翼,教育教学的历史和现实景观正在被重塑。量化一切是大数据的核心,伴随着数据记录的发展,人类探索世界的想法一直在高歌中膨胀,我们渴望能更精准地帮助到孩子们学习,希望通过用大数据计量和记录再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大数据来,临的时代,人类有机会和条件在众多的领域获取和使用数据,从探索现实世界的规律中,可获得过去不可能获取的知识,得到过去无法得到的商机。专家们预测,大数据分析会发展成为某个方向领域里的“数据源”,这个数据源将会在商业领域里形成无数个“爆点”,引爆一个又一个新的市场。有人分析在大数据时代,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中的生理变化数据的每一点都会成为可被记录和分析的数据。大数据的基础工作在于设计打通生产、分享和运用环节。生产出科学实用的新工具、新内容,适配推送到教育领域让学生分享和运用,使大量多变的终端数据有效地储存下来,并可以进行随时分析和计算,生产决定着数据转化成产品的可能性。开展信息化教育,培养儿童的信息化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儿童教育动漫产业是一个崭新的领域,生产、开发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动漫内容更是一个艰难的课题。我们面对着许多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如:新媒体技术的本质内涵是什么?技术如何在教育领域里体现它的价值?新媒体环境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领域里的技术使用是要解决什么还是要解放什么?技术与人构成何种关系?技术与课堂形成什么关系?技术与文化融合成什么关系?如何形成教育大数据产业?本文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立足于科学分析和研究,以儿童信息化教育为契机,以适合儿童学科教育的教育动漫内容研发为根本,以基于学科教育的动漫产品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进行开发和实践,从而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本文立足于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从教育动漫内容的开发,技术实现的路径,教育动漫产品的价值等角度进行着开发实践:1、如何通过新媒体技术科学地体现儿童教育原理,并演化成为实现教育原理“外化”的一种工具。2、如何通过新媒体技术将原来“说教式的内容”能有效地转化成适应儿童认知水平“感悟式的内容”,并演化成为实现教育目的“内化”的一种手段。3、如何营造新媒体环境,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在快乐有趣中评估儿童的发展水平,实现“旧知”与“新知”的自然联结和提升。4、如何构建新媒体环境下装备型和数字技术内容型无缝对接的儿童教育动漫全产业链。5、如何通过记录儿童学习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去获取过去无法触摸的商机,构建、发展儿童教育动漫产业。希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破解,开发出以内容为先导的教育动漫产品,寻求教育动漫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结构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章主要交代了选题的背景、问题的思考、创新的思路。第二部分: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本章主要分析了西方教育思想史、皮亚杰认知理论、布鲁纳发现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了新媒体传播、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动漫产品对教育的影响。本章拟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厘清相关的理论与产品建构的关系,为产品及产业发展找到理论基础。二是为教育动漫产品的规划和设计(研发层)建构理论模型。第三部分:新媒体与儿童教育动漫产品设计开发的视角与实验。本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部分,在第二部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幼/儿园教学体系中的“五大领域”(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特别是数学学科,从新媒体环境下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科特点、技术使用、游戏特征等等,探讨了儿童教育动漫产品全产业链开发的视角,阐述了儿童教育动漫产品的开发设计、内容构建、技术使用、商业模式建构等思路。第四部分: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动漫产品开发与实践。本章是本文产品开发实践的重点部分,基于第二、三部分理论基础的研究和开发原理的分析,以自己研发的教育动漫产品《卡乐互动学堂》中的《爱的记号》和《阅读数学》为例,就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动漫产品开发理论模型的形成过程,产品的呈现方式及技术运用,教育动漫产业链的设计思路,新媒体技术在教育动漫产品中的定位等等进行了阐述,具体就动漫绘本、交互课件、教育游戏、大数据运用等开发过程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新媒体环境下儿童教育动漫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本章分析了新媒体产业政策动向、传媒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新媒体产业链的特点,同时以2015年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经济数据预示产业规模的可行性,从而对儿童教育动漫产业化的路径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总结与展望:在分析、研究、开发、实践后,最后本文结合本人开发的产品在市场上的营销现状,对教育动漫产业的未来市场规模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要发展中国的动漫产业可立足教育领域,从可数据化的数字化内容开发入手,科学地架构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学习内容,立体开发教育领域里的动漫学习产品,通过生产、分享、应用有效链接,夯实幼儿园终端学习内容的研发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扩展功能,以创新的勇气拥抱“大数据时代”,儿童教育动漫产业必将会成为文化产业领域里一个新的产业族群,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实现儿童教育动漫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郭晶;;新媒体环境下的动漫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06期
2 王雯;钱艳丽;;解析中国动漫进化史及未来发展的突破点[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年02期
3 肖昕;;新媒体环境下动漫版权保护探析[J];出版广角;2013年16期
4 朱雪;;新媒体环境下徐州本土动漫品牌的建设——Q版楚汉动漫人物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17期
5 汤梦箫;;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动漫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3年04期
6 张进;;新媒体环境下山东“一带一路”的文化产业发展分析——以动漫产业为例[J];艺术科技;2016年11期
7 朱雪;陈麓;;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徐州楚汉文化的动漫品牌[J];美与时代(上);2015年02期
8 李展融;;中国动漫图书发展研究综述[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年Z2期
9 杨娟;;我国动漫广告传播的历史与发展趋势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22期
10 胡美琳;柯文燕;;新媒体环境下人物动漫化私人定制设计探索[J];艺术科技;2019年02期
11 牛佳然;;新媒体环境下动漫创作产业的发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年13期
12 鲁少敏;;新媒体环境下动漫产业发展及传播特性分析[J];北方文学;2018年21期
13 汤梦箫;;新媒体环境下动漫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电视研究;2013年06期
14 杜一茹;;新媒体背景下河南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11期
15 祁凤霞;;动漫卡通设计在数字媒体传播环境中的应用[J];当代人;2014年11期
16 吴婷;;基于新媒体视角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J];市场论坛;2018年02期
17 黄卫国;丛姗姗;;新媒体对动漫创作的影响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09期
18 罗坚;;论述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明日风尚;2018年05期
19 廖景丽;;“大动漫”产业观下新媒体动漫现状分析[J];电影评介;2014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文静;周象泉;;“大动漫”推动动漫教育转型升级分析[A];探索科学2016年5月学术研讨[C];2016年
2 齐欣;房丽娜;;动漫产业周边设计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研究[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3 陆霄楠;崔莉萍;张煜笛;;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机遇[A];“决策论坛——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4 郭虹;邬佳力;;从上海08动漫展看近期青少年动漫需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5 宋敏;周立;;多重竞争态势下的动漫产业创新之路——以常州市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梅;;提升动漫基地水平 发挥产业聚集效应[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7 张传翔;;青岛市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8 李智勇;;论动漫创意产业的发展[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9 夏雪;;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董治凯;;沈阳动漫产业人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盘华;新媒体环境下儿童教育动漫产品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2 王艳;中国动漫产业创意开发论[D];浙江大学;2015年
3 杨健;基于钻石理论的中国动漫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4 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5 夏瑛;动漫传播与知识经营[D];浙江大学;2014年
6 庞冲;中国动漫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7 刘纯;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动漫品牌价值评价与管理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耿蕊;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廖蔚雯;中国原创动漫产业集群成长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程绚;日本动漫对外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高行;新媒体环境下动漫的特性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2 黄莺;动漫产业发展的政府职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贾亚娟;动漫衍生服装的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4 范鑫;日本动漫发展回溯及其对内蒙古动漫产业的启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
5 王艺蓉;湖南动漫产业创意价值链组织模式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6 刘理洋;俄语动漫词汇语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7 贺阳;动漫对韩剧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8 庞玉生;青岛动漫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9 高璐瑶;媒介生态学视角下河南动漫产业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10 黄静;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易飞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动漫网CEO 郭晶;新媒体环境动漫出版五大趋势[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记者 牛春梅;新媒体动漫服务平台试运营[N];北京日报;2010年
3 记者 路娟;我省动漫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N];河北经济日报;2019年
4 海南日报记者 徐晗溪;海南动漫的“痛”与“爱”[N];海南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张唯 张瑛;动漫本心,几代人的“殊途同归”[N];宁夏日报;2019年
6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汉产动漫冲刺百亿产值[N];湖北日报;2019年
7 记者 黄青山 通讯员 解丹;一批香港动漫项目落户深圳[N];深圳商报;2019年
8 记者 丁岚;杭州用最接地气的政策擦亮“动漫之都”金字招牌[N];杭州日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张海粟;“动漫河北”打造京津冀文化融合新平台[N];中国贸易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邢晓婧 张雪婷;日本“辱华”动漫确认停止出版[N];环球时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