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探析
【摘要】: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包括反封建的革命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其发展阶段主要包括萌芽时期、发展时期以及成熟时期三个阶段。萌芽时期即1917年至1922年,林育南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于1921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粤汉铁路第一次大罢工和汉口人力车夫大罢工。发展时期即1922年至1923,这一时期,林育南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开始正式领导武汉地区的工人运动,如汉阳钢铁厂罢工、粤汉铁路第二次罢工等,工人运动思想亦得到发展;成熟时期即1923至1931年,林育南不再局限于领导湖北地区的罢工运动,领导了京汉铁路大罢工这一全国范围内的罢工运动,加之他之后的革命历程,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也随之进一步发展成熟。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林育南从理论方面论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性,并指出早期工人群众的敌人就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主张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其次,林育南十分重视工人教育,通过开办工人夜校、讲习班等活动来启发工人觉悟,并在这个教育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工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最后,林育南主张建立工人运动统一战线,林育南认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力量强大,单凭工人阶级的力量很难战胜他们,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林育南工人运动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科学性以及创新性。林育南在共产党成立初期就能意识到工人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而且看到中国工人运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具有先进性的整改意见,林育南的工人运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史上重要理论成果,对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