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信用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信用是对诺言的信守和对约定的履行,它不仅是对个人道德品格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市场经济需要法治的保障也离不开信用的参与,信用体系的构建对于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和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以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起步较晚,知识产权领域的信用体系构建更是刚刚开始。在知识产权领域构建信用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知识产权失信现象也频繁发生。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固然是扭转不良社会风气的重要途经,但构建长效、低成本的知识产权信用体系更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手段。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对失信行为具有警示与预防作用,并能够发挥一定的教育意义,使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知识产权信用体系的构建也能够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环境,有利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营、保护和管理,从而促进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目前,少数发达国家建立起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也有少数国家制定了知识产权信用标准,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因此知识产权信用体系的构建缺乏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信用体系的构建,许多地方政府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胆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有益成果。不过,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信用体系,依然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主要研究知识产权信用体系的构建问题,按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知识产权信用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对信用、社会信用体系,以及知识产权信用体系的概念进行介绍,讨论知识产权信用体系与现有社会信用体系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构建知识产权信用体系的价值。从理论证成的角度,探讨知识产权信用体系构建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环境完善的意义。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在我国构建知识产权信用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现实必要性的角度,介绍知识产权失信行为的表现、危害与产生根源,并分析构建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对于解决知识产权失信问题的意义。从构建可行性的角度,介绍国内外的知识产权信用体系构建背景与研究现状,表明目前在我国构建知识产权信用体系是正当可行的。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知识产权信用体系的内容。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知识产权信用体系的适用主体、评价标准与评价机制及信用体系的保障和支持机制。从具体内容的角度,介绍知识产权信用体系所包含的征信与信息共享体系、信用评估评级体系、信用监管体系及信用文化教育体系这四个具体组成部分。第四部分主要论述知识产权信用体系构建的具体思路。知识产权信用体系的构建不仅要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相关机制的构建为支撑,还需要整个社会的文化意识提升;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也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我国要构建起一个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知识产权信用体系,以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激励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发展。在构建路径上,要从制度构建与文化构建两个方面着手。在制度构建上,以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基础,建立起有序运行的知识产权征信平台与科学规范的信用评级标准,并建立多部门联合的失信惩戒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信用的管理。在文化构建上,要加强诚信教育与知识产权文化教育,树立良好的知识产权信用意识,使人们自觉遵守知识产权信用体系,使社会经济得以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