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理论在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时时给予学生温润的滋养。文言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还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在实际的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兴趣低下、教师教学功利化等问题。而支架式教学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对此,笔者将“支架式教学”理论运用到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去,力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结合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的支架分类方式,并结合高中文言文阅读的特点,从“认知转换支架”、“创作支架”、“情感支架”三个方面对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创新点,并且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支架”、“支架式教学”、“文言文”做出概念的界定。本文的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从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支架式教学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支架式教学有利于突破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困境三个方面说明了支架式教学应用于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第二章首先介绍了“认知转换支架”的前瞻性、连通性、主体性原则;然后结合教学案例,从结合新旧知识设置知识树图、联动教材资源生成比较图表两方面论述了“认知转换支架”在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第三章首先对“创作支架”的发散性、逻辑性、创造性原则进行介绍,然后提出了“创作支架”在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其一,提供结构图表,促进学生写作输出;其二设置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多元解读。第四章首先论述了“情感支架”的特征,然后从创设教学情境、及时协作互评两个方面阐述了“情感支架”在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第五章从整合支架资源、正确处理教师受挫心理、避免教学情境的随意性、避免互动反馈的无效性四个方面探讨支架式教学理论运用到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语部分在总结本篇论文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且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