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及湘江下游第四纪环境的研究
【摘要】: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是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湘江是湖南省境内长度最长、
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也是洞庭湖最重要的支流。洞庭湖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
乡,而湘江流域,特别是湘江下游是湖南省人口最为稠密、政治经济文化最为
发达的地区。因此,对这一地区的第四纪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具有较高
的科学价值,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洞庭湖地区和湘江流域第四纪环境进行分析
和研究:
1.洞庭湖区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地形地貌特点、地貌类型及分区、气候、湖
泊水文特征等,简略叙述了研究区域的地理背景;
2.洞庭盆地是燕山运动晚期以来长期下沉的盆地,其所在的江汉沉降带是扬
子准地台的次级构造单元。本文从洞庭湖地区前第四纪地层分布、岩浆岩、
地质构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洞庭湖地质构造基础;
3.洞庭湖区内第四系地层出露面积广,层序齐全,厚度大,地层的变化总体
上从四周向盆地中心厚度逐渐加大。本文从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
统、全新统等五个方面对洞庭湖第四系地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4.洞庭湖盆地在第四纪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从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
更新世、全新世及现代地势特征等几个方面分析和研究了洞庭湖第四纪盆
地形态特征,第四纪以来洞庭湖盆地区由于地壳的沉降,新构造断裂的活
动,气候环境的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湖盆地范围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
大、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过程,即更新世为—由小到大,又由大到小
的过程:华田期早期→(扩大)华田期晚期→(扩大)汨罗期→(扩大)
新开铺期→(扩大)白沙井期→(缩小)马王堆期→(缩小)白水江期。
到白水江期后盆地区几乎全部抬升出水面而成为广泛的河网化平原。全新
世开始又一个由小到大发展过程:早期→(扩大)中期→(扩大)晚期;
5.湘江是湖南省境内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湘江流域,特别是湘
江下游,人口稠密,经济文化发达,人类活动频繁,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
OZ差霎弓三1 琉+堂付许丁
t乏胃钥/三J 八(上 丁U二卜乙人
丫。二yMXxRS 工H引S
用强烈而深刻,是本文野外考察的重点地区。对湘江河流阶地进行了实地
考察,对典型剖面进行了描述和采样,并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了颗粒分析。
新开铺剖面处于湘江的第三级阶地上,砾石层为河流沉积,己经长途搬运,
磨圆度较好;其上的网纹红土主要是气候的产物,但网纹红土的厚度与附
近地区相比,差异较大,这可能与局部地形沉积后的不等量侵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