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摘要】:
杜仲(Eucommia Ulmoiudes Olive.),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和传统的名贵中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文以杜仲春初萌发的幼嫩枝条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不同的理化因子对愈伤组织的增殖或诱导效应。研究了在愈伤组织的生长周期和在生长周期中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了在愈伤组织生长周期中杜仲胶和桃叶珊瑚甙含量的变化。为杜仲细胞培养、次生代谢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结果如下。
1.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具有不同的诱导和增殖效应。综合考虑:MS+NAA_(1.0mg/L)是比较理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NAA_(0.5mg/L)+6-BA_(0.5mg/L)+KT_(1.0mg/L)是适合愈伤组织增殖的培养基。
2.不同理化因子对愈伤组织有不同的增殖效应。葡萄糖的浓度为30g/L时,愈伤组织的增殖效应最好。
3.MS培养基是适合愈伤组织的增殖的。
4.水解乳蛋白(LH)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增殖。
5.愈伤组织的生长周期为24天,生长曲线呈“S”型曲线,基本可分3个时期:延迟期(0-9天),指数期(9-18天),稳定期(18-24天)。
6.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POD、SOD的变化与生长周期密切相关,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培养,有不同的变化曲线。
7.愈伤组织次生物质的积累主要在愈伤组织生长周期的稳定期。杜仲胶和桃叶珊瑚甙的含量分别为2.35%,0831%,分别超过母体植株的30%,60%。最佳的收获时间分别为第21,24天左右,光培养下两种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均高于暗培养。
|
|
|
|
1 |
杨振堂,臧埔,胡桂珍,马淑琴;杜仲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与含胶量关系的研究[J];特产研究;1999年01期 |
2 |
曾黎琼,王元平;杜仲愈伤组织与杜仲树皮、叶子化学成分的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3 |
王秀松,胡东波,詹庆才;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
4 |
左春芬;侯玉华;韩薇拉;;杜仲组织培养初报[J];中草药;1980年10期 |
5 |
王俊丽,陈丕铃,李会肖;杜仲愈伤组织中绿原酸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1998年06期 |
6 |
何泼;任红媛;申延;;乙酸对杜仲愈伤组织胶含量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7 |
曾黎琼,谢金伦,胡志浩;杜仲树皮、新鲜叶片和杜仲愈伤组织块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8 |
李琰,张朝红,崔宏安;激素对杜仲幼茎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9 |
杜红岩;如何提高杜仲产胶量[J];农家参谋;1999年01期 |
10 |
冉懋雄,周厚琼;对杜仲叶深度开发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药房;1998年05期 |
11 |
何国菊;;杜仲籽中油和杜仲胶的提取工艺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2 |
曾黎琼,谢金伦,胡志浩,寸守铣;杜仲愈伤组织与树皮、新鲜叶片的化学成分比较[J];西南农业学报;1994年04期 |
13 |
范仁德;;坚持不懈 继续大力推进杜仲胶产业化发展——在“2012杜仲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橡胶;2012年19期 |
14 |
朱登云,田慧琴,蒋金火,谷文英,汪矛,朱湄,米景九,李浚明;杜仲成熟干胚乳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8年04期 |
15 |
邱晓芳;朱笃;张志斌;涂艺声;游海;王曼莹;;杜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抑制褐化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年08期 |
16 |
苟显慧;蔡泽贵;;杜仲的组织培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
17 |
李琰;姜在民;唐锐;;杜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优化研究[J];植物研究;2006年02期 |
18 |
王凤菊;;杜仲联盟启动杜仲胶等团体标准制定工作[J];中国橡胶;2016年07期 |
19 |
宋志凌;;关注战略性新兴资源 促橡胶行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杜仲产业化论坛”在京举行[J];中国橡胶;2010年15期 |
20 |
刘贤旺,杜勤,罗光明,姚振生,赖学文,徐志杰,刘勇,葛菲;杜仲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199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