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
【摘要】: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生物科学进入崭新大发展的世纪,科学技术与社会将发生更强的相互作用。生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国涌现出一大批站在生物科学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生物教学一方面要使广大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生物科学素养,另一方面又要为将来可能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学生,在态度、观念、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打好生物学基础。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探索知识形成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和自主探索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潜能。探究性教学扎根于启发教学和发现式教学的沃土,融于充满强大生命力的活动教学之中,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最有效方法和途径。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开展生物探究性教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生物探究性教学继承和弘扬了启发式、发现式以及活动课的先进教学思想和主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本文在中学生物教学历史和发展中,简要介绍了中学生物教学的发展历史,中学生物教学的现状及特点,以及国外生物教学的特点和实施生物探究性教学的经验。通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生理学等理论研究,使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生物探究性教学所具有的扎实理论基础。在生物探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构建了生物探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评价体系,探讨了生物探究性教学的特点。同时,阐述了生物探究性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生物探究性教学是生物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为实施基础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提升生物教育功能探索了一个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