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管理的现状及思考
【摘要】:起始于八十年代后期的中学教师管理改革,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学教师管理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管理制度越来越繁密,以升学率为中心的各项管理考核多规定以硬性的指标,忽视了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教师职业的特点。在项目的设置上,内容过于繁琐,大多缺少科学性,在考核的方式上,流于简单、钢性,在激励手段上,过于单一,加上管理工作中官僚作风,导致教师心理压力加大和心理疾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中学教师队伍的进一步优化,制约了中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开展。
分析其中原因,有来自教育外部的因素,如市场经济对效益的强化,社会对升学需求的提升等,也有来自教育内部的因素,如学校教育观念陈旧,转变不及时、不彻底,缺乏先进的、牢固的教育理念,学校和教师受效益至上的影响,管理者对教师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确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师管理观念。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效益观。准确把握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纠正学校管理至上的倾向。遵循教育规律,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构建新的学校管理体制和教师管理制度,确保教师权益,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中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