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和表征
【摘要】:
一维纳米材料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使其成为物理、化学、材料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发展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开拓新的体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利用CVD和熔剂法及直接氧化法在合成和表征碳纳米管、硼基纳米材料及其他若干材料等方面做了以下初步的探讨:
(1)系统研究了稀土掺杂催化剂对碳纳米管生长的影响及催化合成碳纳米管过程中催化剂形貌和成份的变化,加深对碳纳米管生长机制的理解。通过系列实验发现了碳纳米管CVD合成中的“催化剂的重量效应”,该效应能够极大地提高碳纳米管的产率(净产率达到1450%)和纯度(大于90%),并且有希望应用于其它一维纳米材料CVD催化合成;改变碳源,大量合成了掺有氮的碳纳米管。
(2)用CVD方法在成功催化合成硼酸铝纳米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大量合成这种极好的陶瓷增强材料的方法。用相同的方法我们首次合成了硼酸镓纳米线。进一步地,利用陶瓷舟多极微孔结构作为模版合成了硼酸盐微米阵列。在合成硼单晶线方面也作了一些尝试,并在此过程中意外地首次合成了铝酸镁纳米线。
(3)对新的合成方法比如融剂法,直接氧化法合成纳米材料做了初步的尝试,并且合成了氧化铝和氧化锌的一维纳米结构和高分子纳米带状产物。值得提出的是,我们发展了一种全新的“合金可控气体蒸发”的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在空气中大量合成不同形貌,不同维度的微米、纳米氧化锌材料。这种合成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反应快速,产量大,极有希望用于氧化锌和其它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工业化生产。
|
|
|
|
1 |
刘文成;蔡伟;孟祥龙;;准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J];功能材料;2006年04期 |
2 |
董亚杰,李亚栋;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组装与器件[J];科学通报;2002年09期 |
3 |
;科技与生活[J];中小企业科技;2001年07期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栏[J];神州学人;1998年10期 |
5 |
解思深;李玉宝;;神奇的碳纳米管[J];科学;1999年05期 |
6 |
;纳米合成技术我国领先[J];陶瓷;2000年01期 |
7 |
姜靖雯,彭峰;碳纳米管的性质和制备方法[J];广州化工;2003年02期 |
8 |
杨勇,胡征,陈懿;分叉碳纳米管的催化生长[J];无机化学学报;2003年07期 |
9 |
戴杰华,王健农,丁冬雁,曹宗良;定向碳纳米管的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法[J];化工新型材料;2003年02期 |
10 |
陈传盛;郭凯敏;宁振武;林良武;宋淼;陈小华;刘其城;;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镁掺杂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0年01期 |
11 |
乔吉超;;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短直碳纳米管[J];稀有金属快报;2008年12期 |
12 |
;准一维纳米材料[J];新材料产业;2002年04期 |
13 |
周宇松,郭洪光,杨炳建,张继军,吴希俊;碳纳米管及其相关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2期 |
14 |
林青;贺琪;;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有序阵列[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年03期 |
15 |
赵志明,范玉锋;21世纪的技术革命——纳米技术[J];真空电子技术;2002年02期 |
16 |
陈磊山;王存景;苗郁;陈改荣;;化学气相沉积法低温合成螺旋碳纳米管[J];化工新型材料;2014年11期 |
17 |
吴金玲;谢洪勇;杨海峰;;火焰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掺杂纳米TiO_2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11年02期 |
18 |
刘彦雄;刘冠楠;刘冬;;纳米铁粉/碳纳米管的光点燃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9年01期 |
19 |
杨国伟;一维量子材料制备新进展[J];物理;1998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