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
【摘要】:我国最大的现实问题是现代化问题。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的现代化,更包括意识形态、社会心理、人的思维方式等的现代化,而人的意识观念和心理从本质上看并不是一个现实的平面结构,而是一个纵深的历史的结构。本文对文化的特征及其自身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和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和“消极”的双向作用;批判了文化应“全面西化”或“全面排斥”的错误观点,主张应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中西文化应交流与融合。本文探讨了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政治思想、思考模式及心态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及影响。指出了价值观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的思想观念,它影响社会精神生活乃至经济生活,讨论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以做出现代的抉择;阐述了传统道德的三大特征,道德作为社会的基本价值对人的思听言行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影响;建立在中国古代从伦理原则出发的人文精神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特点主要是所谓“民本主义”,分析了要进行现代化建设如何对传统的“民本主义”、传统的治国之道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以消除传统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发展的种种不利影响;探讨了传统的“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的思考模式产生的根源及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要立足于中国现实,探求民族思维模式转换的新途径;本文对中国人的“依附心理”和“保守心态”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具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我们今天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受中国传统文化诸方面制约和影响,我们必須利用传统文化中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同时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成分,以做出正确抉择,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