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APD和18SrDNA基因序列对几种索科线虫系统发育分析
【摘要】:索科线虫是一类昆虫寄生线虫,其形态多样而且具有较高的宿主特异性。由于这类昆虫病原线虫具有重要的生防价值,所以有必要研究它们的遗传变异和系统演化。本文首次报道了有关中国的索科线虫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对索科线虫中的部分分类混淆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更完善地构建索科线虫系统进化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文采用RAPD技术构建了索科线虫4属5种的指纹图谱。从47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161条谱带,其中150条谱带具遗传多态性,占93.17%。所获片段长度大小为200-3200bp,单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在11~16间,平均为13.42条。采用RAPDistance软件及MEGA程序,计算Nei氏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建立了UPGMA和NJ聚类图。两个聚类图拓扑结构基本相同,将5种索科线虫可分为两大分枝:同属于蚊幼寄生罗索属(Romanomermis)的食蚊罗索线虫(R.culicivorax)与武昌罗索线虫(R.wuchangensis)亲缘关系最近,先聚在一起;再与同翅目(Homoptera)寄生长沙多索线虫(Agamermis changshaensis)聚为一枝;鳞翅目(Lepidoptera)寄生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和同翅目寄生两索属线虫(Amphimermis sp.)亲缘关系较近,两者聚为一枝。从5种索线虫之间的遗传距离来看,属内种间的距离较小,食蚊罗索线虫与武昌罗索线虫之间遗传距离仅为0.1789;而属间的遗传距离较大,在0.4471~0.5488之间。结果表明:RAPD技术可以应用于索科线虫亲缘关系的分析,能够反映出不同线虫间的遗传差距,从而进行属、种的分类及进化问题研究。
本文比较了13种索科线虫(其中8种索科线虫序列为本文所测定,5种索科线虫序列从互联网GenBank检索得到)的18S rDNA的同源序列。计算核苷酸的使用频率,并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在获得的773bp的序列片段中有200个位点为多态性位点,大部分的碱基改变是转换(transition)。研究结果表明:用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树结果基本一致,索科线虫分为两大类群,第一大类群是以罗索属武昌罗索线虫
|
|
|
|
1 |
张永生;;食蚊罗索线虫防制蚊虫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89年01期 |
2 |
王茂先,林燕文,王国秀;昆虫寄生索科线虫生化研究进展[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
3 |
徐芬,王国秀,查玉平,刘朋,曹文博,刘绪生;五种索科线虫RAPD亲缘关系分析[J];动物学研究;2005年03期 |
4 |
曹文波,王国秀,陈道海,孟大顺;湖北和广东按蚊线虫分布初步调查[J];中国生物防治;2005年03期 |
5 |
罗大民,鲍学纯;索线虫寄生前期幼虫的分类研究[J];动物学研究;1991年02期 |
6 |
陈道海,凌志忠;湛江市稻田索科线虫资源状况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1997年05期 |
7 |
严绍良,钱汉良,伍惠生;室内培养两索线虫幼虫为成虫的方法[J];自然杂志;1980年02期 |
8 |
陈道海,陈国生;湖北省枣阳市稻田索科线虫种类及分布的初步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
9 |
彭玉芳,E.G.Platzer,宋锦章,J.Peloquin;6属31种蚊虫对豫南罗索线虫敏感性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
10 |
林立辉,方美玉;蚊幼虫天敌-罗索线虫的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4年03期 |
11 |
钟玉林,王国秀;我国昆虫寄生索科线虫研究近况[J];中国生物防治;2001年01期 |
12 |
谢文海;王国秀;曹文波;徐芬;;广西玉林市稻田索科线虫资源调查初报[J];四川动物;2006年04期 |
13 |
王玉东;孙振东;张丽娟;刘昌盛;;丹东地区水稻干尖线虫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农业信息;2017年21期 |
14 |
张金平;;美国学者最新研究发现线虫蛋白可用于杀灭害虫[J];农药市场信息;2017年15期 |
15 |
黄富;;春棚线虫常猖獗 点片发生全面防[J];河北农业;2012年04期 |
16 |
顾建锋;王江岭;何洁;陈先锋;;4种常见短体线虫形态特征比较鉴别[J];植物检疫;2013年06期 |
17 |
孙晓棠;胡长志;蒋琦;陈玉燕;崔汝强;;江西水稻6种潜根线虫的形态学鉴定[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
18 |
崔汝强;葛建军;胡学难;赵立荣;钟国强;冯黎霞;;水稻干尖线虫快速分子检测技术研究[J];植物检疫;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