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江泽民的发展观研究

贾玉娥  
【摘要】: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中国的发展。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十分重视和强调发展问题。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发展,情况的新变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对发展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阐发,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地位、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关键、发展目的等问题,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江泽民的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二代领导核心的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是毛泽东、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江泽民的发展观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把握时代特征、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为江泽民的发展观奠定了实践基础。江泽民的发展观是对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反映了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新认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于我们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J];理论参考;2004年06期
2 赵学勤;;自觉坚持讲政治,努力提高参政党的素质[J];民主;1996年09期
3 肖祥敏;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三步走”发展战略[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4 刘德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观比较研究——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凌厚锋;论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历史发展——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10期
6 李君如;“一条主线”、“一个关键”、“两重结合”──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追求与探索[J];前线;1999年04期
7 刘德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政治观比较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周鹏,安涛;从继承到超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民观比较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罗文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纲领的形成和发展——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1999年02期
10 吴瑞英;;邓小平与江泽民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1 蔡金发;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有关论述的解读[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10期
12 ;哪家企业曾获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位领导题字?[J];企业研究;2013年01期
13 吴昊;邓小平对毛泽东利用外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06期
14 苏振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与政治关系思想分析[J];理论学习;2003年11期
15 周鹏;;从继承到超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价值标准观比较研究[J];发展;2006年12期
16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论述[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17 兰迎春,王敏,孙红,张秋生;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探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8 耿兆林;江泽民对毛泽东、邓小平文化思想的新发展[J];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02期
19 张晓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理论内涵的历史考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0 李学明;讲政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之比较[J];四川统一战线;199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丽琴;周寅;;浅谈邓小平与小康社会思想[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中)[C];2011年
2 刘华清;;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建设思想之比较[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孙玉宗;;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中的对外开放问题[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4 李又才;;创新: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习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创新思想的体会[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田玉光;;论毛泽东与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异同及启示[A];决策论坛——如何制定科学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5年
6 薛汉伟;;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渐进改革[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7 刘文丽;;邓小平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启示[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姚桓;肖纯柏;;邓小平对毛泽东的科学评价及其意义[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华;;邓小平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探讨[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张荐华;洪华喜;;邓小平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庞红付;发展观的哲学反思[D];南京大学;2015年
3 严世雄;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启示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蔡娟;邓小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洋;论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发展的有机统一:从马克思到邓小平[D];复旦大学;2011年
6 邓亚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屠春友;邓小平战略思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郝诗楠;1949年以来中国军政关系的变迁与稳定[D];复旦大学;2014年
9 高金华;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述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玉娥;江泽民的发展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石筠;论江泽民的发展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书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褚艳华;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历史演进[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俊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及其当代意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冯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孙燕;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D];江苏大学;2007年
8 刘响来;江泽民稳定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赵莹;邓小平、江泽民稳定思想及其新发展[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唐霄峰;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出版[N];人民日报;2008年
2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 章传家;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N];解放军报;2011年
3 缪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N];团结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任丽红 编辑整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关于党的先进性的论述[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艰苦奋斗、居安思危、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论述[N];人民日报;2003年
6 王真;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确立的历史考察[N];大连日报;2006年
7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8 黄航;解放前毛泽东三次举荐邓小平[N];协商新报;2006年
9 高放;《从邓小平到江泽民》评介[N];光明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刘亚东;为了共和国的今天和明天[N];科技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