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研究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了让我们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为了在技术上常有创新突破,占领世界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为了在科学上站在时代的前沿。赢得中华民族应有的地位,我们必须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人才,首先在教育。我国已经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物理学作为现代科学的基础,在20世纪科学巨人的推动下,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物理规律和谐、简洁、臻于完美、博大精深。物理学的发展继往开来,脉络清晰,异彩纷呈。可以说物理学是一个思维的王国,创新的王国,是创造性思维的天堂。
所谓创新人才是相对于传统教育中的知识型人才而言的。创新能力是其本质,创新能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性因素。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其核心。知识与能力存在辨证统一的关系。知识是静态的,而能力是动态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积累,经过量变到质变,在一定的激励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能力,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我们培养的目标。创造性思维能力体现于对知识的运用、扩展和引申。知识转化为能力,除了必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外,更需要完善的人格,优秀的个性品质。
本文结合大学物理教育,根据物理教育的特点,在具体的教育理论指导之下,阐述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详细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丰富内涵,从概念上、特征上、过程上、构成要素和智能基础上分别给予阐述;第二章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常用方法。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分为经验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形式、抽象思维形式和灵感直觉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常用方法分为逆向思维法和超前思维法:第三章论述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贯穿创造性思维教育,该部分分别以物理学史,物理问题的解答和物理问题的设计三个方面给予论述;第四章讨论了如何激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分别是:如何完善学生的人格,如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如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示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