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国际合作研究
【摘要】:腐败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一颗毒瘤,它破坏民主体制和价值观、道德观和正义并危害着可持续发展和法治,而且,腐败还同其他形式的犯罪,特别是有组织犯罪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情况下,腐败不再是局部问题,而是一种影响所有社会和经济的跨国现象。腐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公害,一个国家无法独立承担反腐败的国际任务,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反腐败逐渐走上了国际合作的道路,步入二十一世纪,国际反腐败合作进入到了新的阶段。《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通过,标志着国际反腐败进入了成熟时期。《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国际反腐败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并将促进各国开展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抑制腐败毒瘤的滋长和蔓延。
虽然当前反腐败的国际合作通过双边合作、区域合作和全球合作形成了一个多层面的国际合作机制,但这个机制仍然基本上还是框架性的,其实施还要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反腐败合作更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和问题:1、法律制度的差异;2、政府间反腐合作层次较低;3、对主权的侵蚀;4、干涉与反干涉的矛盾。这一系列的障碍和问题是由世界各国发展程度的不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同造成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平等、不公正的世界经济政治旧秩序。
中国也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腐败分子携款潜逃国外越来越容易和方便,加强反腐败的国际合作对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也就日益突出,为此,这就需要采取措施努力加强和积极探索多方面的国际合作。